寫真實

常有年輕的朋友問我練習寫作應該注意什麼,我的回答是兩點。一是像閱讀一樣,先得養成習慣。每天拿出二十分鍾、半個小時,不管寫什麼,也不管寫得好不好,堅持天天寫。經常寫,手就可以越練越熟。老不動筆,即使心裏存了很多東西,真到動手寫的時候仍會覺得手很笨,筆發澀。再一點是要寫真話,寫心裏話。有些人認為寫作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情,一提寫文章就不由自主地板麵孔,端架子,這就容易假。其實寫作就是用筆說話,初學者不妨解放思想,先練"胡說八道",怎麼想就怎麼寫。時間長了,有了經驗,就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該多說,哪些話宜少說。有時腦子裏隻想到八分,到手底下變成了十分,手就給你改好了。

去雕飾

真正的好文章,內容要深刻,表達要平實自然。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道理,哪個表達得最簡單最自然,哪個就最好。比如邏輯學裏有個觀點:歸納法靠不住。這個道理國內學者也有人講過,但用的方法是堆砌抽象概念,要費很大勁才能弄明白。英國的羅素就不這樣講,他隻打了個比方。他說就像有人養了一條狗,每天下班回家先是把大衣脫掉掛在衣帽鉤上,然後就給狗喂食。時間長了,狗隻要看見主人掛大衣,就跑到狗食盆旁邊等著。這一天又是如此。但這次狗錯了,今天他的主人掛上大衣後,接下來做的不是喂狗,而是跟太太吵架。羅素說,我們相信歸納法,就像狗相信主人掛上大衣以後一定給它喂食一樣。我看這樣的寫法比堆砌概念要強上百倍。我看過一篇習作,寫登山的,全文七八百字,扭扭捏捏,全是形容詞,刪掉這些形容詞隻能剩下百十來字。這個路就完全走錯了。現在有些年輕人寫文章喜吹弄些新術語,喜歡用那種別別扭扭的大長句子,認為這才算得上文章。有家有名的刊物,登了一篇不到兩頁的文章,不用說內容,連標題也看不懂。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觀念問題。能力不夠可以鍛煉,認識錯誤就很容易走到邪路上去。

兩句座右銘

我跟葉聖陶先生共事多年,他說過兩句話,我到現在記憶猶新。他說,你寫完了文章在這屋念,那屋聽的人以為你在念稿子,這說明你的文章寫得不行;聽的人以為你在說話,那才行。拿寫好的文章給人看,人家刪去一兩個字意思沒變,這說明你的文章寫得不行;一個字都不能動,或者動一個字文章韻味就變了,那才行。我一直把葉聖陶先生的話當做座右銘。兩種說法意思完全一樣,一種用十個字,一種用九個字,那就一定用九個字,這是語言表達的經濟原則。"我坐在椅子上"挺好,有人偏要寫"我坐在了椅子上",不像話,平時誰也不這樣說。

寫真實

常有年輕的朋友問我練習寫作應該注意什麼,我的回答是兩點。一是像閱讀一樣,先得養成習慣。每天拿出二十分鍾、半個小時,不管寫什麼,也不管寫得好不好,堅持天天寫。經常寫,手就可以越練越熟。老不動筆,即使心裏存了很多東西,真到動手寫的時候仍會覺得手很笨,筆發澀。再一點是要寫真話,寫心裏話。有些人認為寫作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情,一提寫文章就不由自主地板麵孔,端架子,這就容易假。其實寫作就是用筆說話,初學者不妨解放思想,先練"胡說八道",怎麼想就怎麼寫。時間長了,有了經驗,就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該多說,哪些話宜少說。有時腦子裏隻想到八分,到手底下變成了十分,手就給你改好了。

去雕飾

真正的好文章,內容要深刻,表達要平實自然。同樣的事情、同樣的道理,哪個表達得最簡單最自然,哪個就最好。比如邏輯學裏有個觀點:歸納法靠不住。這個道理國內學者也有人講過,但用的方法是堆砌抽象概念,要費很大勁才能弄明白。英國的羅素就不這樣講,他隻打了個比方。他說就像有人養了一條狗,每天下班回家先是把大衣脫掉掛在衣帽鉤上,然後就給狗喂食。時間長了,狗隻要看見主人掛大衣,就跑到狗食盆旁邊等著。這一天又是如此。但這次狗錯了,今天他的主人掛上大衣後,接下來做的不是喂狗,而是跟太太吵架。羅素說,我們相信歸納法,就像狗相信主人掛上大衣以後一定給它喂食一樣。我看這樣的寫法比堆砌概念要強上百倍。我看過一篇習作,寫登山的,全文七八百字,扭扭捏捏,全是形容詞,刪掉這些形容詞隻能剩下百十來字。這個路就完全走錯了。現在有些年輕人寫文章喜吹弄些新術語,喜歡用那種別別扭扭的大長句子,認為這才算得上文章。有家有名的刊物,登了一篇不到兩頁的文章,不用說內容,連標題也看不懂。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觀念問題。能力不夠可以鍛煉,認識錯誤就很容易走到邪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