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頸肩部的鬆筋操作,可疏理局部筋膜組強,緩解肌肉緊張狀態,預防及治療落枕;乳房局部及相關配穴鬆筋,可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消除乳房脹滿疼痛。
落枕
落枕以急性頸部的肌肉痙攣、患部一側酸楚痛脹,並向同側肩部及上肢擴散,頭頸部強直或頭部向一側歪斜,前後左右轉動不便,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發生原因,多由於體質虛弱,勞累過度,在晚上睡眠時,頭頸部位放置不當,枕頭高低不適或太硬,使頸部肌肉長時間地維持在過度伸展或緊張狀態,引起頸部肌肉靜力性損傷或痙攣。
方法一 局部的鬆筋
肩背部肌肉鬆筋
用鬆筋棒的鈍角,從後枕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止點處向下直至第五胸椎棘突旁(即斜方肌在脊柱上的止點處),然後在大椎穴經曲桓穴至秉風穴的連線上,以及肩胛骨的岡上窩的部位,采用“Z”字形劃撥的手法,自輕至重進行劃撥。每個部位均反複操作5~7次,以局部產生微熱感並有酸脹感為度。
方法二 相關穴位鬆筋
相關穴位鬆筋
風池穴、肩井穴、後溪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在風池穴重點開穴時,有時會有酸脹感沿穴位向腦的內部滲透,效果則更好。如遇懷孕婦女,請不要進行肩井穴的操作,以免引起流產。
方法三 反射區鬆筋
1. 耳部反射區鬆筋
選取耳穴中的神門、肩。如平素經常伏案工作,頸椎僵硬不適者,配合頸椎、胸椎,以調理脊柱,疏通經絡。
2. 足底反射區鬆筋
選取足底反射區中的肩、肩胛骨、頸項、斜方肌。如平素經常伏案工作,頸椎僵硬不適者,配合頸椎、胸椎,以調理脊柱,疏通經絡。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其症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征。起初為脹痛、觸痛,以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後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後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
方法一 局部的鬆筋
乳房部鬆筋
首先沿天突穴至鳩尾穴自由而下進行劃撥法鬆筋,再沿前胸部胃經的循行路線進行劃撥法鬆筋,最後沿乳房外側的脾經循行路線進行劃撥。每條線路劃撥1~2分鍾,以局部產生酸脹感為度。
方法二 相關穴位鬆筋
相關穴位鬆筋乳根穴、膻中穴、期門穴、太衝穴做重點的開穴操作。
方法三 反射區鬆筋
1. 耳部反射區鬆筋
選取耳穴中的乳腺、神門、內分泌、卵巢。如伴有煩躁易恕者,配合肝,疏肝理氣;如思慮過度者,配以心、脾,安神寧誌。
選取足底反射區中的腎上腺、腎、生殖腺、子宮、上身淋巴結、下身淋巴結、胸(乳房)、胸部淋巴腺(胸腺)。
如伴有煩躁易怒者,配合肝,疏肝理氣;如思慮過度者,配以心、脾,安神寧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