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悄聲對賴六說道。
賴六點點頭,他也想起來了,對小烏說道:“走,咱們跟去看看,看這家夥想幹什麼?”
隻見蒙巴托帶著大約五百人的隊伍,徑直向遠處的山野奔去,賴六和小烏也在後麵緊緊跟著。一直奔跑了半個時辰,已經看不到匈奴人的居住地了。在一個山野之處,蒙巴托一行人才停止了腳步。
賴六和小烏躲在附近悄悄觀察,隻見一個將軍模樣的家夥走到蒙巴托麵前,大聲說道:“稟告左賢王,這裏人跡罕至,正是咱們訓練的好地方!請王爺下令!”
賴六扭頭看看小烏,輕聲說道:“沒想到這家夥居然還是匈奴的左賢王!”
小烏點點頭,也輕聲說道:“上次我去他莊園探聽時,這家夥那時候好像還不是左賢王,這麼快就升為了左賢王,定然是在這次攻取樓蘭中立下了功勞!”
隻見蒙巴托點點頭,大聲喝道:“大家聽好了,你們都是我蒙巴托的心腹之人,本王對你們一向怎麼樣?”
隻聽那些騎兵大聲回答道:“我們都是應被處死的犯人,是王爺出麵救了我們,我們的性命是王爺給的,王爺待我們又如同兒子,我們一切都聽賢王的命令,即便王爺要我們的頭顱,我們也毫不猶豫的砍下來獻給王爺。”
賴六忍不住自言自語:“原來這些家夥都是犯人,是被蒙巴托救了,所以感恩!但是,蒙巴托為什麼要救這些犯人呢?”
隻見蒙巴托又點點頭,滿意的說道:“你們知道就好,本王也不要你們的頭顱,隻要你們好好的跟著我,忠心為本王辦事就好,你們記住,隻要忠心為本王辦事的,本王室不會虧待你們的。”
眾人又大聲道:“我們一定服從王爺,王爺讓我們朝東,我們絕不敢朝西!”
蒙巴托道:“好,今天我們又來練習箭術,等會你們看到本王射什麼,你們就一起跟著射擊,絕不能有絲毫疑慮,知道了嗎?”
“知道了!”
蒙巴托對那位將軍模樣的家夥說道:“先攆一頭獵物出來!”
然後,眾人便在山野中一陣吆喝,很快攆出來一隻野兔,隻聽得嗚嗚聲響,蒙巴托朝野兔射出了一支響箭。
蒙巴托的箭術不錯,響箭射中了兔子的屁股,兔子一個踉蹌,便撲倒了地上,但是,明明已經射死了,那些隨從騎兵竟然還同時朝野兔放箭,隻把一隻小小的兔子搞得像刺蝟似的。
那將軍模樣的家夥下馬來,數了一下兔子身上的響箭,有的箭沒射中,射進了附近的草叢裏,也一起數了,然後,走到蒙巴托馬前,大聲說道:“稟告賢王,一共四百三十五支,一支不少。”
蒙巴托點點頭,滿意的笑道:“乃爾不花將軍,你帶的兵很好,令行禁止,勇敢無畏,不愧為我匈奴精銳!”
賴六猛然想起,在太陽神廟時,那位抓捕小烏和若兮的匈奴軍官曾說他是乃爾不花將軍手下,沒想到這家夥就是乃爾不花!
扭頭去看小烏,卻見她眼睛盯著那些匈奴人,顯然已經忘記了太陽神廟的那一幕了。
抬頭看去,乃爾不花彙報完畢,朝自己的戰馬走去,就在此時,隻見蒙巴托將手中弓箭對準那乃爾不花將軍的戰馬,隻聽得嗚嗚聲響,響箭射在了駿馬的腰部,頓時,隻見箭如雨下,一陣嗚嗚聲之後,那匹戰馬頓時渾身插滿了羽箭,幾聲痛苦的嘶鳴之後,撲通一聲倒在地上。
乃爾不花將軍站在自己的戰馬身旁,雙腿有些打顫,緊張的望了蒙巴托一眼,低頭數戰馬身上的羽箭,然後,走到蒙巴托麵前,大聲彙報道:“稟告賢王,一共是四百三十四支。”
原來,他自己因為沒來得及,或者說沒有下得了手,所以沒有朝自己的戰馬射箭。
蒙巴托鼻子裏哼了一聲,大聲說道:“乃爾不花違反規定,不遵從號令,該當處死!”
話音一落,一箭朝他射去,立刻,他的那幫手下毫不遲疑的將羽箭射向了他們的上司乃爾不花將軍。嗚嗚聲響過,隻聽得乃爾不花大聲慘叫,隨後渾身如同刺蝟,身上鮮血汩汩流出,撲通摔倒地上,扭動了幾下,便即死去。
蒙巴托掃視了眾人一眼,躍下馬背,走到乃爾不花身旁,低頭數了數他身上的羽箭,然後抬起頭來,又看了眾人一眼,大聲說道:“嗯,不錯,一共是四百三十四支,你們果然是服從號令,都是好樣的!”
說完仰頭哈哈大笑,顯得非常得意。
見這些人如此殘忍,賴六和小烏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早嚇得呆了。賴六腦海裏,突然想起一個故事來。
據史料記載,這種響箭是蒙巴托的祖先冒頓單於發明的。稱為鳴鏑,據說冒頓單於為了篡奪他父親的王位,發明了一陣響箭,然後養了一幫心腹士兵,經常帶著這些士兵去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