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病情觀察:動態觀察病情發展、演變,有無並發症,肌強直、肌震顫、吞咽困難程度;進食量、體重;肺部濕囉音;壓瘡;觀察並發症,及時通知醫師,配合處理;協助各項檢查,采集檢驗樣本。營養狀況監測,監測電解質和體重變化,注意觀察精神狀態、尿量,每周測體重一次。遵醫囑正確、準確用藥,防止藥物的不良反應。
4.運動護理:告知患者運動鍛煉的目的在於防止和推遲關節強直與肢體攣縮;與患者和家屬共同製訂切實可行的具體鍛煉計劃,包括鬆弛訓練、關節活動度訓練、姿勢訓練和平衡訓練、往複訓練、步態訓練、呼吸功能訓練。指導患者進行麵肌功能訓練,協調發音。
5.安全護理:患者走路時要有人攙扶或拄拐杖。常用物品要放在患者能自己拿到的地方,盡量不讓患者自己從開水瓶中倒水,以防燙傷;選用不易打碎的不鏽鋼碗、水杯和湯勺,避免玻璃和陶瓷製品等。對有幻覺、精神錯亂的患者應專人陪護。嚴格交接班製度,禁止患者自行使用銳利器械和危險品。藥物由護士保管,每次送服到口。
6.心理護理。由於患者動作遲鈍笨拙、語言斷續、流涎,患者會產生自卑、憂鬱心理;隨著病情發展,生活自理能力逐漸下降,會產生焦慮、恐懼甚至絕望心理。護士應關心體貼患者,建立信任,鼓勵患者表達,並傾聽患者的心理感受,及時給予正確的信息和引導。鼓勵患者多與他人交往,指導家屬創造良好的親情氛圍,鼓勵他們保持良好的心態。
【健康教育】
1.指導患者及家屬了解本病的臨床表現、病程進展和主要並發症,幫助患者和照顧者適應角色的轉變,掌握自我護理知識,避免加重病情。保持心情舒暢。
2.生活指導:高熱量、高維生素、適量優質蛋白攝入;及時補充水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氣候及時增減衣物;安全照顧;有人陪伴和生活照顧。
3.用藥指導:按醫囑正確用藥、堅持用藥,告知患者本病需要長期或終身服藥治療,讓患者了解常用藥物種類、用法、服藥注意事項、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處理。告訴患者長期服藥過程中可能會突然出現某些症狀加重或療效減退,讓患者了解用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開-關現象”、“劑末現象”以及應對方法。
4.定期門診隨訪,定期複查肝、腎功能,監測血壓變化。
【任務回顧】
患者入院臨床醫療診斷:帕金森病,入院後以多巴絲肼片為主藥物治療及其他對症支持治療。患者能配合治療,無意外情況發生。患者住院30天,症狀有所控製,無並發症出院,轉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病床,學會使用助行器。家屬請專人在家照顧老人。門診隨訪。
3.病情觀察:動態觀察病情發展、演變,有無並發症,肌強直、肌震顫、吞咽困難程度;進食量、體重;肺部濕囉音;壓瘡;觀察並發症,及時通知醫師,配合處理;協助各項檢查,采集檢驗樣本。營養狀況監測,監測電解質和體重變化,注意觀察精神狀態、尿量,每周測體重一次。遵醫囑正確、準確用藥,防止藥物的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