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會談過程中注意觀察老年人的表情,觀察是否有隱瞞症狀、感受等情況。
三、收集資料
1.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職業、宗教信仰、婚姻狀態、家庭結構、角色功能、養老方式、經濟來源、家庭住址、聯係人、聯係方式、醫療費用問題、資料來源、可靠程度、會談日期等。
2.生活狀況及自理程度
(1)飲食:包括基本膳食、飲食習慣、食欲是否正常及引起食欲異常的原因、近期體重的變化情況。
(2)睡眠br休息:平時的睡眠狀況、規律、質量、時間以及休息後體力恢複情況等,患病後的睡眠情況,有無睡眠異常(如入睡困難、多夢、失眠、早醒),是否借助藥物或其他方式輔助入睡。
(3)活動: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老年人現存的活動能力、活動種類、活動量、活動史、活動前後情況、活動的自主性以及老年人的活動是否受醫療限製等。
(4)排泄:包括老年人的排便習慣、排便次數、排便性狀、排尿習慣、排尿次數、排尿狀態和排尿量,有無排便異常等。
(5)嗜好:老年人的飲食嗜好,有無嗜煙、酒、咖啡、濃茶及每天的嗜食量;有無藥物依賴;是否參加有害或危險活動;生活方式有無受傷害危險因素;健康知識缺乏與否,有無主動尋求健康知識的意識,以及遵守醫囑的情況。
(6)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定。
3.生命體征測量(四測)
(1)評估患者:核對患者床號和姓名,說明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項。
(2)攜用物至病床,核對床號、姓名,根據不同測量部位取合適體位。
(3)測體溫:根據患者情況任選一種體溫測量方法(如測肛溫應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放置妥當→取出→用消毒紗布擦拭→讀數→記錄。測量前,檢查體溫計是否經過消毒,體溫計水銀是否在35℃以下,然後根據需要,采用合適測量方法:
①腋溫:露出腋窩,擦幹汗液,將體溫計從消毒幹容器內拿出,將水銀端放於腋窩處,與皮膚緊貼,助患者夾緊體溫計,測5~10min。腋窩部有傷口、炎症及肩關節受傷、過度消瘦者不宜測腋溫;用冰袋降溫時,放置冰袋的腋窩不能測腋溫。
②口溫:將消毒備用的口表從消毒幹容器內拿出,將口表水銀端斜放於其舌下,囑患者緊閉雙唇,測3min。精神異常、口腔疾病患者禁用該法。
③肛溫:將消毒備用的肛表從消毒幹容器內拿出,暴露臀部,潤滑肛表前端,分開臀部,將肛表旋轉緩慢插入肛門3~4cm並固定,測3min。直腸、肛門疾病、心肌梗死的患者不宜測肛溫。
老年人基礎體溫和最高體溫較年輕人低,尤其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感染時,常無發熱表現。
4.在會談過程中注意觀察老年人的表情,觀察是否有隱瞞症狀、感受等情況。
三、收集資料
1.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職業、宗教信仰、婚姻狀態、家庭結構、角色功能、養老方式、經濟來源、家庭住址、聯係人、聯係方式、醫療費用問題、資料來源、可靠程度、會談日期等。
2.生活狀況及自理程度
(1)飲食:包括基本膳食、飲食習慣、食欲是否正常及引起食欲異常的原因、近期體重的變化情況。
(2)睡眠br休息:平時的睡眠狀況、規律、質量、時間以及休息後體力恢複情況等,患病後的睡眠情況,有無睡眠異常(如入睡困難、多夢、失眠、早醒),是否借助藥物或其他方式輔助入睡。
(3)活動: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老年人現存的活動能力、活動種類、活動量、活動史、活動前後情況、活動的自主性以及老年人的活動是否受醫療限製等。
(4)排泄:包括老年人的排便習慣、排便次數、排便性狀、排尿習慣、排尿次數、排尿狀態和排尿量,有無排便異常等。
(5)嗜好:老年人的飲食嗜好,有無嗜煙、酒、咖啡、濃茶及每天的嗜食量;有無藥物依賴;是否參加有害或危險活動;生活方式有無受傷害危險因素;健康知識缺乏與否,有無主動尋求健康知識的意識,以及遵守醫囑的情況。
(6)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定。
3.生命體征測量(四測)
(1)評估患者:核對患者床號和姓名,說明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項。
(2)攜用物至病床,核對床號、姓名,根據不同測量部位取合適體位。
(3)測體溫:根據患者情況任選一種體溫測量方法(如測肛溫應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放置妥當→取出→用消毒紗布擦拭→讀數→記錄。測量前,檢查體溫計是否經過消毒,體溫計水銀是否在35℃以下,然後根據需要,采用合適測量方法:
①腋溫:露出腋窩,擦幹汗液,將體溫計從消毒幹容器內拿出,將水銀端放於腋窩處,與皮膚緊貼,助患者夾緊體溫計,測5~10min。腋窩部有傷口、炎症及肩關節受傷、過度消瘦者不宜測腋溫;用冰袋降溫時,放置冰袋的腋窩不能測腋溫。
②口溫:將消毒備用的口表從消毒幹容器內拿出,將口表水銀端斜放於其舌下,囑患者緊閉雙唇,測3min。精神異常、口腔疾病患者禁用該法。
③肛溫:將消毒備用的肛表從消毒幹容器內拿出,暴露臀部,潤滑肛表前端,分開臀部,將肛表旋轉緩慢插入肛門3~4cm並固定,測3min。直腸、肛門疾病、心肌梗死的患者不宜測肛溫。
老年人基礎體溫和最高體溫較年輕人低,尤其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感染時,常無發熱表現。
(4)測脈搏:調整患者於舒適體位,根據患者情況選擇脈搏檢測部位,最常用的是橈動脈,將示指、中指、無名指指端放在橈動脈上,壓力中等,以能清楚感覺跳動為準。脈搏的測量時間一般為30s,結果乘以2即得脈率;如有脈搏異常或心髒器質性病變時,需測量1min,記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