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4籃一共可以裝幾個桃子?
一共摘了240個桃子,每籃可以裝12個,共可裝幾籃?
一共摘了240個桃子,剛好裝了4筐,平均每筐裝幾個桃子?
一籃有12個桃子,賣出8個,還剩幾個?
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每筐比每籃多裝40個桃子,一筐可以裝幾個?
每筐可以裝58個桃子,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一筐比一籃多裝幾個桃子?
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每筐裝的個數是每籃的4倍,每筐可以裝幾個桃子?
每籃可以裝桃子12個,每筐可以裝桃子56個,賣出了1筐和2小籃,一共賣出了幾個桃子?
(4)把學生所提到的數學問題編號,便於交流。
(5)能根據問題列出算式嗎?(強調不需要求出得數)在本子上很快地進行記錄。
(6)校對算式的正確性。
(7)能把這些算式按某一標準分類嗎?先獨立思考,後四人小組輕輕地交流。
(8)全班交流。預設可能的分類方法:
乘除關係和加減關係:教師可以進一步指出,乘數關係的問題中有的是倍數關係,有的是份總關係。而加減關係的問題中,有的是相差關係,有的是總數和部分數的關係。
一步計算和幾步計算:指出有幾個運算符號的算式就是幾步運算。這裏的算式有的我們會計算,有的還沒有學過,比如12×4,在這個單元中會繼續學習。
(9)小結提問題的方法:我們提問題,可以用書上已知的條件提問,也可以自己加入條件後提問。在解決“水果園”區域時我們可能需要學習哪些新的數學知識呢?根據學生回答,概括出“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這個區域中提供給學生的已知條件非常有限,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補充信息,拓寬思路,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避免學生陷入因已知條件有限而提不出問題的困境。】
三、提出問題,分塊討論
1.獨立觀察“秋千園”、“閱兵台”,思考並記錄自己提出的數學問題。
學習要求:
(1)按區域分別提出數學問題並記錄,每個區域至少提3個數學問題。
(2)能解決的數學問題自行解決,不能解決的數學問題嚐試列出算式。
2.四人小組交流。
(1)輪流說說自己的問題,並討論出比較有價值、有意義的數學問題做上記號。
(2)交流解決辦法。判斷同學的方法是否正確,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同學不能解決的,討論是否可以用學過的方法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不解決。
3.全班彙報。
(1)先討論“秋千園”的數學問題吧。推薦你們四人小組中比較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簡單地說說推薦的理由。
(2)預設“秋千園”的數學問題:
穿黑衣的小猴和穿灰衣的小猴共重多少千克?
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4籃一共可以裝幾個桃子?
一共摘了240個桃子,每籃可以裝12個,共可裝幾籃?
一共摘了240個桃子,剛好裝了4筐,平均每筐裝幾個桃子?
一籃有12個桃子,賣出8個,還剩幾個?
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每筐比每籃多裝40個桃子,一筐可以裝幾個?
每筐可以裝58個桃子,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一筐比一籃多裝幾個桃子?
每籃可以裝12個桃子,每筐裝的個數是每籃的4倍,每筐可以裝幾個桃子?
每籃可以裝桃子12個,每筐可以裝桃子56個,賣出了1筐和2小籃,一共賣出了幾個桃子?
(4)把學生所提到的數學問題編號,便於交流。
(5)能根據問題列出算式嗎?(強調不需要求出得數)在本子上很快地進行記錄。
(6)校對算式的正確性。
(7)能把這些算式按某一標準分類嗎?先獨立思考,後四人小組輕輕地交流。
(8)全班交流。預設可能的分類方法:
乘除關係和加減關係:教師可以進一步指出,乘數關係的問題中有的是倍數關係,有的是份總關係。而加減關係的問題中,有的是相差關係,有的是總數和部分數的關係。
一步計算和幾步計算:指出有幾個運算符號的算式就是幾步運算。這裏的算式有的我們會計算,有的還沒有學過,比如12×4,在這個單元中會繼續學習。
(9)小結提問題的方法:我們提問題,可以用書上已知的條件提問,也可以自己加入條件後提問。在解決“水果園”區域時我們可能需要學習哪些新的數學知識呢?根據學生回答,概括出“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