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也容易變質,最常見的是黴變。劑型不同變質表現各異,可按下述方法判斷中藥是否變質。注射劑:顏色或澄明度有顯著變化,有沉澱析出加溫不溶解,混懸液振搖後分層較快,不能恢複為均勻的懸浮狀,長黴等。片劑、丸劑、膠囊劑和散劑:發黴,顯著變色(白色的變黃、黑、紅),或出現黴點、斑點,氣味或味道顯著變化。片劑或丸劑鬆散,散劑結塊,糖衣片破裂,出現異色斑塊或斑點,自溶、變黑、發黴或粘連。膠囊劑軟化、破裂或表麵嚴重粘連甚至整瓶膠囊粘在一起;衝劑、顆粒劑類藥品發黏、結塊。液體製劑:包括酊劑、浸膏劑、溶液、合劑、糖漿劑、乳劑、滴眼劑等。發黴,明顯變色,絮狀物、沉澱物,出現不應有的臭味或異味,發生分層、固結、沉澱,振搖後不再成為均勻狀態。
(二)產生有毒致癌物質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真菌次生性的代謝產物,至今仍是全世界關注的領域之一。在目前發現的300多種真菌毒素中,與人類健康相關的真菌毒素主要包括黃曲黴毒素(Aflatoxins),赭曲黴毒素(Ochrotoxins),伏馬菌素(Fumonisins),脫氧雪腐鐮刀烯醇(Deoxynivalenol),雪腐鐮刀烯醇(Nivalenol),玉米黴赤烯酮(Zerolae2毒素(T2toxin)和展青黴素(Patulin)等,其主要的毒性包括致癌作用、遺傳毒性、致畸作用、肝細胞毒性、中毒性腎損害、生殖毒性和免疫抑製。研究發現,我國食管癌和胃癌高發區的河北磁縣均與真菌毒素汙染有關。許多藥用植物從田間生長被采集,如不及時幹燥或貯存不當或在製備和加工過程中處理不善,都有可能汙染各種真菌並產生真菌毒素。
黃曲黴毒素(Aflatoxinns,AFT),主要是由黃曲黴(A-flavus)、寄生曲黴(A-parasiticus)和集蜂曲黴(A-nonius)產生。黃曲黴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肝毒素,同時已被證實具有致癌、致畸、致細胞突變作用,可引起原發性肝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目前已發現的黃曲黴毒素有20種左右,常見且危害比較大的有B1、B2、G1、G2四種,其中以黃曲黴毒素B1毒性最強,被公認為是目前致癌能力最強的天然物質,對熱穩定,在268~269℃時才分解。1993年黃曲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I類致癌物。
總之,在中藥的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要選擇適當而有效的方法防止中藥黴變。否則,不僅在經濟上會造成損失,而且使中藥療效降低,甚至完全喪失藥用價值,更嚴重的是黴變引起人類疾病。
中藥也容易變質,最常見的是黴變。劑型不同變質表現各異,可按下述方法判斷中藥是否變質。注射劑:顏色或澄明度有顯著變化,有沉澱析出加溫不溶解,混懸液振搖後分層較快,不能恢複為均勻的懸浮狀,長黴等。片劑、丸劑、膠囊劑和散劑:發黴,顯著變色(白色的變黃、黑、紅),或出現黴點、斑點,氣味或味道顯著變化。片劑或丸劑鬆散,散劑結塊,糖衣片破裂,出現異色斑塊或斑點,自溶、變黑、發黴或粘連。膠囊劑軟化、破裂或表麵嚴重粘連甚至整瓶膠囊粘在一起;衝劑、顆粒劑類藥品發黏、結塊。液體製劑:包括酊劑、浸膏劑、溶液、合劑、糖漿劑、乳劑、滴眼劑等。發黴,明顯變色,絮狀物、沉澱物,出現不應有的臭味或異味,發生分層、固結、沉澱,振搖後不再成為均勻狀態。
(二)產生有毒致癌物質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真菌次生性的代謝產物,至今仍是全世界關注的領域之一。在目前發現的300多種真菌毒素中,與人類健康相關的真菌毒素主要包括黃曲黴毒素(Aflatoxins),赭曲黴毒素(Ochrotoxins),伏馬菌素(Fumonisins),脫氧雪腐鐮刀烯醇(Deoxynivalenol),雪腐鐮刀烯醇(Nivalenol),玉米黴赤烯酮(Zerolae2毒素(T2toxin)和展青黴素(Patulin)等,其主要的毒性包括致癌作用、遺傳毒性、致畸作用、肝細胞毒性、中毒性腎損害、生殖毒性和免疫抑製。研究發現,我國食管癌和胃癌高發區的河北磁縣均與真菌毒素汙染有關。許多藥用植物從田間生長被采集,如不及時幹燥或貯存不當或在製備和加工過程中處理不善,都有可能汙染各種真菌並產生真菌毒素。
黃曲黴毒素(Aflatoxinns,AFT),主要是由黃曲黴(A-flavus)、寄生曲黴(A-parasiticus)和集蜂曲黴(A-nonius)產生。黃曲黴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肝毒素,同時已被證實具有致癌、致畸、致細胞突變作用,可引起原發性肝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目前已發現的黃曲黴毒素有20種左右,常見且危害比較大的有B1、B2、G1、G2四種,其中以黃曲黴毒素B1毒性最強,被公認為是目前致癌能力最強的天然物質,對熱穩定,在268~269℃時才分解。1993年黃曲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I類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