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課程簡介
一 課程性質
如果我們說播音創作是再創作或二度創作;那麼即興口語表達就應是一度創作,它有其自身的創作原則和規律。在不同語用目的下,人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地表達思想感情。即興口語需要人有快捷的思維機製,恰切地組織內部語言的能力;需要人準確地遣詞造句,有較好的語法修辭功底;需要口語表達者訓練有素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即興口語表達”課程是多學科作理論支撐的邊緣交叉學科,是培養播音主持口語技能的專業基礎課程。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是其重要的特征。
二 課程說明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即興口語表達”是一門突出技能特色、注重實際訓練的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在口語表達理論的指導下,使學生掌握即興口語表達的基本創作規律、特點及表達方法,具有靈活多樣的思維能力,能因時、因地、因人、因事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為各種類型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訓練原則
1.與相關課程相互配合、銜接的原則
口語表達除了內容要正確恰當以外:形式也追求聲音的美感和傳情的生動。播音主持專業的“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播音主持創作基礎”等課程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表達形式的美感。此外,在訓練口語表達時的情景設置中,播音主持的語境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內容可能和“播音主持創作業務”等課程的內容有所交叉,各有側重。教學和學習中要注意各課程之間的配合銜接問題。
2.以理論為指導、以練習為主線的原則
這部教材采用的是基本理論講解——範例評析——實踐訓練——總結點評的訓練體係。整個體係中,培養口語表達技能是核心和主要目的。當然,理論知識必不可少,對訓練起指導作用。
3.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教師注重示範和評析,引導、督促學生進行大量自覺的練習,在反複訓練中提高口語技能。學生在課外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結合實踐,反複實習。同時,師生采用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輔導和學習。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