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普”組合,屬於俄羅斯的黃金時代(2 / 2)

與此同時,在他的努力下,政府機構體係又誕生了一個新的部門:信息社會專門發展委員會,該機構成立以後,梅德韋傑夫馬上開始了關於科技發展戰略的草擬製定。梅德韋傑夫滿足於其提案執行的積極努力,還美其名曰“戰略2030”。

當然,梅德韋傑夫自上台執政後,並不是百分百順利的。因為就在這一年,一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次貸危機正向全球蔓延。但是,這場危機劃過俄羅斯的市場,卻顯露出有驚無險的跡象。

早在2009年年初,梅德韋傑夫在普京的庇護下,宣稱不必“考慮經濟危機的因素”,還下令委員會在兩年時間內,草擬出一份具有足夠說服力的文件,重點說明的對象,就是俄羅斯經濟實力的強大,足以化解任何危機,並具備融入世界信息共同體的任何優勢和先決條件。

此外,梅德韋傑夫在經濟政治體製中的改革成果還不僅止於此,最鮮明的一環還是體現在司法改革上,並且從中很直接地為普京的“硬漢歸來”提供了便捷的政治服務——他改變了俄羅斯國家總統任期隻有四年的條例規則,將這個時間拓展為六年。也就是說,梅德韋傑夫離任之後,普京若能重新登上總統之位,且連任兩屆的話,便會享有12年的總統任期。

12年的任期,可以延續到遙遠的2024年。若加上新世紀第一個年代裏的8年,普京就徹底擁有了“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的彌足珍貴的“20年”。普京的政治柔道智慧,由此可見一斑。

麵對外交場合時,梅德韋傑夫並不是以個體的身份與美歐等國進行對話的,通常也是在普京的配合下,二人共同參與外交活動。

因為西方國家對梅德韋傑夫更有感情上的認同,認為他的政治作風和施政原則更接近於西方國家的民主氛圍,而普京這個“冷血動物”則更顯得陰鷙與凶殘,基於此,“梅普”組合在外交上也達成了一定的默契:當與西方國家進行經濟文化領域的友好合作的時候,梅德韋傑夫便主動出馬,跟他們唱紅臉;而一旦雙方的矛盾有所升級,普京便走出來唱白臉。西方國家對這對政治搭檔,可謂既敬重,又心存畏懼。

事實上,梅德韋傑夫也有著不同於普京的政策和主張,並且在執行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成效驗證,也沒有遭到普京的反對。例如在普京執政時期,史料書籍遭到了一定的損毀,梅德韋傑夫上台後,馬上重啟新編史料書籍的工程。他說:“最近,俄羅斯屢次遭遇到可被稱為‘歪曲曆史’的現象。”對此他表示,要對篡改俄羅斯曆史的任何不義之舉進行反對和彈壓,呼籲俄羅斯“必須保衛真實的曆史”。

除此之外,和普京一樣,梅德韋傑夫也十分重視軍隊改革。不過,普京更多地關注先進武器的裝備和研製,而梅德韋傑夫更青睞於軍隊中人力資源的優化和調整。

在軍官隊伍中,梅德韋傑夫大力提拔“少壯派”,提高青年軍官的比重,裁撤一些相對冗繁的文職機構,這促進了俄羅斯軍隊戰鬥力的增強,實現了新時期的“精兵簡政”。

但不論梅德韋傑夫如何“自作主張”,他的政治光環中始終有“普京味”。兩人以“求同存異”的包容心態,不但實現了俄羅斯的政局穩定和經濟繁榮,而且在政治領域中,開創了一個總統競爭的“和平”先例。不論是“梅普”還是“普梅”,兩個聖彼得堡大學出身的國家總統,都是俄羅斯寰宇內的贏家。

鑒於這種合作的勝利,普京自豪地宣稱:“感謝那些祝福俄羅斯的人們。我們勝利了!我們贏得了公正、誠實!”梅德韋傑夫也堅定地表示:“我們的國家要實現現代化,變得更加強大、獨立,就需要這一勝利。”

給力的“梅普”組合,讓俄羅斯在國際舞台中變得更加給力,而攜手梅德韋傑夫的普京,在國家權力金字塔的頂端,亦更顯得卓爾不群、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