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政治“雙冠王”(2 / 2)

普京是1952年生人,按照中國的紀年曆法來算,他是一個屬龍的男子漢。而到了2000年這個龍年,普京在千禧年的特殊時刻,消除了本命年諸多“犯太歲”的魔咒,反而通過自己的努力,將2000年搖身一變,化作屬於自己的“總統年”。

在此之前,普京成為代總理都被政敵們視為一種荒謬的權力更迭,而自從車臣戰爭勝利之後,很多政壇大腕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弗拉基米爾·普京是一個以國家為重的人”,當然,他們也還是覺得“普京成為代總統,並隨後成為總統候選人……對所有認識他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意外”。

不過,對於競爭對手而言,普京越優秀,就越會受到媒體的打擊。在千禧年裏,若要從代總統成為國家總統,仍需費一番周折。就在21世紀伊始之時,普京為了將自己的代總統正式轉正,在國家杜馬中發動了最後一戰。

雖然擁有了葉利欽的大力支持,但國家杜馬中畢竟黨派林立,名望高的政壇人物,如亞曆山大·列別德、盧日科夫、普裏馬科夫等人,個個都想爭位。但是,隨著第二次車臣戰爭在千禧年裏繼續取得勝利,恐怖分子得到了進一步肅清,普京硬是頂住了來自新聞媒體的各種抨擊,忍辱負重地將代總統的位置一直延續到2000年3月26日。

及至3月俄羅斯聯邦總統大選的來臨,政敵們借助媒體的力量,對普京的抨擊和詛咒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他們攻擊的不僅是這個沒有任何政治資曆和政黨依托的俄羅斯代總統,還囊括了支持普京的廣大民眾。

歐美等國家更是對普京繼承總統大位嗤之以鼻,就在普京於國內眾多的指責聲中仍然穩固執掌總統位置以後,他們仍舊在報紙上惡語傷人。

盡管謾罵和嘲諷在普京的身邊此起彼伏,但他在千禧年的大選中,無疑取得了輝煌的勝利。而不論是普京的勝利,還是周邊黨派對手們的憤憤不平,都可以將其視為葉利欽慧眼識金和民主體製初建的雙重合力的結果。

然而令人驚奇的並不是普京最終登上了總統的寶座,而是他從代總統到總統的過渡階段中,做到了對敵手們的從容博弈和寬大處理。盡管各種反對自己的聲音不絕於耳,但普京對此不予理睬,甚至還表示在成為總統後,會虛心接受其中的合理建議。他相信口水仗是一種於事無補的東西。因此,等到2000年3月26日的夜間,普京在確定自己已經當選俄羅斯總統以後,才真正對這些抨擊和嘲諷有所提及,但更多的則是對選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然,作為一國之元首,單拿出誠意還遠遠不夠。多年的克格勃特工生涯和總統辦公廳履曆告訴普京:隻有用實力說話,才是對人民最好的承諾。而他更為了解,實現自己支持率持續攀升的,不是對人民的精彩演講,而是一場對獨立陰謀的成功扼殺。故此,在這個既是千禧年,又是本命年,更是總統年的特殊時期內,普京隨時尋找著機遇,以期通過改變俄羅斯來贏取更多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