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普京,葉利欽暫時升任他為國家安全會議秘書,並兼任聯邦安全局局長。這兩個職務的權力不小,但普京任職以後,並未引起多大的關注。因為俄羅斯聯邦安全部門大體作為克格勃的繼承者,與普京的工作經曆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而這正是葉利欽的良苦用心所在,他不希望普京在接班之前,過於惹眼以致各大黨派不服。
而普京在“被培育”過程中,也存在著自身經曆上的局限,一是他的克格勃經曆,二是他在聖彼得堡,屬於索布恰克那一派別的人。
不過,普京很聰明,在數年來的政府工作中,他盡量做到隱忍低調、不露鋒芒,在與同事和領導、下級之間的相處中,力求從軟環境中抹殺這兩個政治瑕疵。
葉利欽看在眼裏,喜在心中,在普裏馬科夫下野之後,他滿足於普京的出色表現和有口皆碑,終於亮出了最後一張王牌——1999年8月9日,他宣布普京為聯邦政府的代總理。
此令一出,可謂舉國嘩然!媒體對此表現出強烈的不解,他們很難相信,一個克格勃出身的人能執掌大國的權柄。時任莫斯科市市長的盧日科夫則大聲疾呼:“這是政權的整個謬論!”其他政府大員紛紛聲稱葉利欽的這項舉措不是“喪失理智的決定”,就是“病夫所為”。
除了這些強烈的質疑之聲,普京的朋友們也大為吃驚。其中一位朋友認為他們心中的瓦洛佳“執掌聯邦安全局,並不奇怪,但是他被任命為俄羅斯總理,至少對於我來說,完全沒有料到”。
而對於普京自己來說,代總理的職務也是他一直未曾奢望過的職位。葉利欽找到他,與之展開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談話,並真誠地告訴普京:“考慮考慮吧,我相信你。”
實際上,並非普京“沒有準備好”,畢竟能獲取政治權力,是他夢寐以求的崇高理想和奮鬥目標。隻是此刻的他正沉浸在莫大的哀慟之中。
自上一年開始,普京的母親瑪利亞和父親老普京相繼去世。普京在事業平步青雲的時刻,喪失了慈愛的雙親,這自然讓他悲痛萬分。
然親情歸親情,工作歸工作。善於隱藏情緒的普京,自然不會將內心對父母的悼念表現在日常工作中。故此,在曆經了一番審慎思考後,他打定主意,登此寶座。他覺得,既然總統給了自己這個難得的機會,就要放手一搏!
一個星期以後,即1999年8月16日,俄羅斯國家杜馬批準了普京擔任總理,但議員們卻對葉利欽此舉紛紛表示出另一種觀點,稱其為“技術型政府”。
除了議員們的指指點點,大多數俄羅斯媒體也在普京初任總理之時頗有微詞,但早已習慣忍辱負重的普京,心中想的是不辜負葉利欽的厚望,不辜負整個俄羅斯。
成為代總理,普京內心十分清楚,雖然眼下從表麵上看,自己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但若不能通過一些非凡的成就來證明自己具有完全可以勝任的實力,即便是做了總理,也無法真正控製局麵。如此,普京打定主意,在總理之位“轉正”之前,絕不可以默默無為,在國家杜馬和各大黨派之間悄無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