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再和小混混們來往,但五年級之前的普京仍沒有戒除打架這個嗜好。由於願意打架,更喜歡替同學和朋友們打抱不平,所以他一次次地被老師批評,被父母責怪,甚至有一次還進了“同誌法庭”。

同誌法庭,是蘇聯在基層設置的一種民事機構,主要負責懲治街頭小混混、維護街道的治安工作等,同時也處理鄰居之間的糾紛。這一次,普京因打架鬥毆被對手們“起訴”,心裏著實吃了一驚。老普京也忍受著自己的兒子因年少無知而被責罵的尷尬。

幸而,同誌法庭對普京表示“既往不咎”,而他早年生活中的這次經曆,也讓他從挫敗中獲取了成長的養分。

這次事件過去之後,老普京為了讓兒子收斂狂野的個性,特意買了一架手風琴,讓他每天在課餘時間認真練習演奏——老普京試圖讓兒子變得穩重、溫和一些。

普京一貫不喜歡音樂,他在學校裏的薄弱學科也是歌唱和繪畫,但為了表示對父親這一次寬恕自己的報答和尊重,他居然堅持每個星期學習兩次音樂。

普京“劣行”種種,老師們不喜歡他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在他的成長記憶中,仍有幾位他至今還能叫得上名字的老師。這些老師對他關愛有加,他也極為尊敬和喜愛他們,其中包括曾帶他外出度假的德米特裏耶夫娜。

另一位則是伴隨他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塔瑪拉·帕夫洛夫娜老師。據說,這位小學老師“非常喜歡小孩子,又溫柔又體貼,很少對同學們提高嗓門說話”。每逢周末,她還“經常把孩子們聚到一起過周末,帶著他們去離自己家不遠的奧焦爾基滑雪。不過,這幫淘氣包總是搞得一團糟,把身上全弄濕了。這時候她便會把他們帶到家裏,讓他們圍著爐子吃餅幹,直到把衣服烤幹為止”。

這位老師的確喜歡孩子,每逢有學生過生日時,她還會慷慨解囊,給他們買一些精美的兒童故事書,在講台上親手奉送,並說上一些特別貼心的祝福語。放學以後,她還組織全班學生為其過生日,動員同學們為其奉送一些廉價的小禮品。在她的悉心維係下,班級有了家庭一樣的溫馨,其樂融融。

輪到普京過生日的時候,他在當天也收到了一大堆來自老師和同學的饋贈。普京在班級裏人緣很好,得到的禮品比其他同學更多,以至於弄得滿地都是,在大家的注視下,一向沉穩的普京表現出少有的羞澀和拘謹,把所有東西都收拾妥當放進書桌。等他做好了這些,善解人意的老師才宣布上課。

此時的普京急於拆禮物,根本沒有認真聽講,一直在桌子裏倒騰。這時候,老師滿臉微笑、慈祥地望著他,卻也沒有製止,更沒有批評。這位心地善良的老師,大概是要以一顆寬容之心去教導普京吧。

普京在學校裏,喜歡在無人的操場上踽踽獨行;而一旦放了學,在裝模作樣地溫習了一陣功課後,他便如同脫韁的野馬,馬上和夥伴們跑回大雜院,放逐自己。渴望自由的他,如同翱翔在蒼穹下的一隻雛鷹,在飛翔中體驗著生命的艱澀與溫暖。

正如他的好友鮑裏先科在多年後所評價的那樣:“能夠從根本上影響他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他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弗拉基米爾·普京是個造就了自己的人。這是我經曆了二十餘年的友誼後才認識到的。”這句中肯的評價,不但解釋了普京此刻的調皮可愛,也論證了他日後的大器晚成。

雖然不再和小混混們來往,但五年級之前的普京仍沒有戒除打架這個嗜好。由於願意打架,更喜歡替同學和朋友們打抱不平,所以他一次次地被老師批評,被父母責怪,甚至有一次還進了“同誌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