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小藍丸(1 / 3)

魯班聽完故事就笑了,道:“姑娘你的故事很好聽,可是和事實不符,這文章最好從課本刪掉,我們的祖師爺不要這虛名。”魯班伸出兩隻手道:“姑娘你看看,我的手和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春玲瞥了眼道:“很正常啊,沒長六指,也沒雞眼。”

“廢話,我讓你數手指頭哪?”魯班吹胡子瞪眼道。“你就看粗不粗硬不硬?”

“說話別說半截!”路能行衝魯班道,“加個手你會死啊。”

“加個手,不就成賊了嘛。”魯班無辜道。

春玲大大咧咧的跟魯班握握手,“哎呀,老師傅你手上全是繭子嘛,真粗真硬。”然後她一拍桌子,乍乍呼呼道:“我明白了,你們做木匠的手都硬,根本不可能被小草割傷手。原來這故事是假的,靠,我從小學被騙到現在。”

鋸子是魯班發明的隻是個傳說,其實根據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就是鋸子的雛形。魯班出生前數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銅鋸,“鋸”字在魯班出生前就已存在,這就最有力的證明了鋸子不是魯班發明的。

。。。。。。

到第二天中午,所有的口糧幹肉冬衣已經送來,最讓路能行擔心的一萬對車輪車軸在最後一輛從蕪湖某鄉鎮車企開來的大貨到達後,終於湊滿了數量。路能行臨時抓了李三師徒做苦力,大家用細鐵絲把一千對車輪五個一排二百個一列紮一起,然後疊加九層,重卡拖上車輪長龍駛出超人才,草坪上被負重的大卡車輾出深深的車轍,小木橋卻紋絲不動,再一次證明了魯班深不可測的木工造詣。

從長龍側旁經過的司機們紛紛鳴笛致意,對馬路上開火車的牛人表達崇高的敬意,他們斷定,既然這個牛人敢挑戰申海交警的底線,不出五分鍾就有交警趕到,把這司機罰得隻剩一條底褲。路能行知道這不是事,方向一打拐進一個剛拆遷的工地,這裏鳥不拉屎荒草眾生,然後點開小機機把車隊穿越而去。

在柏油路上還能勉強行駛的長龍車隊在大明朝坎坷的土地上終於散了架,一萬對打足氣的車輪以萬馬奔騰之勢衝向流民堆。好在流民們兩天來砍下的樹木堆成了一垛垛小山,三十萬人狼奔豕突躲藏起來,衝撞過後一清點,不但沒造成中原和平後的首次人員傷亡,而且每垛木料前都攔下了幾對車輪,大的多小的少,基本夠用。

路能行馬上拿起麥克風裝逼,“老少爺們行動起來,車輪已經送到,大家趕緊的打造車架。”

流民們都讚道:“路真人真神了,正宗的五鬼搬運大法啊。”“就是就是,省得我們搬來搬去的。”

魯班老頭熱切的跳下車就往工地奔去,老頭在天庭可寂寞慘了,數千神仙中找不到一個對木工活有興趣的。後來在嫦娥家的後花園看到一個叫吳剛的壯實後生在砍柴,他上趕著要收人做徒弟,隻是吳剛資質太差,光學砍樹就學了三千年,別的工序就別提了。老頭現在一見三十萬人一齊動手伐木造車的大場麵,哪裏還坐得住哇。

超人才兄弟們都上來握手,老藺道:“這老頭就是技術總監?”

“對,你應該聽說過,公輸班。”

老藺喜道:“大師哇,有他在就好辦了,樹砍夠了,能上手幹活的人不多。”

隻見魯班在人群中穿梭,不要錢似的從工具袋裏往外掏工具,“拿著鋸子,你這該破開做板材。”“你使刨子,這根料做車轅正合適。”“嘿嘿,還砍哪!哦,你是專管做飯的,做飯用下腳料,這塊樹根我完全可以做個小板凳。”

路能行把李自成拉到魯班跟前,道:“老李,這就是我請的大師傅,怎麼造車,你聽他的,現在材料人手都有,最晚明天,我們車隊就要出發。”

36寸丁腈橡膠輪胎給了李自成巨大衝擊,他用力按按車輪,既硬實又有彈性,他喜道:“這個好,用這胎的車肯定要得,什麼路都能走。當年我當驛差的時候,有這車就不騎馬了,在這車上搭個棚,不就是移動的屋子嗎?”

我靠,李自成行啊,這個大明朝馬背上的郵遞員有一個夢想,那就是開著房車去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