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道:“虎爺,秀才哥去我也去,我問過了,他說他不過,所以我也不想去。”
“咳,你們不去就是個等死。”虎爺急了,一把抓住那記名字的年青小子道:“小秀才你是知書達理的人,怎麼想不清這個道理呢?”
那年輕人放下紙筆傲然道:“鄉親們你不懂,關外素來是蠻夷之地,又冷又荒涼,還有要命的韃子大軍。那超人才跟我們非親非故,為什麼會許下如此好的利頭要我們去關外?你們想想,每天三頓飽飯,幹一年活能掙十畝地的錢,咱們沒造反前給地主老爺扛活也沒有這麼好的事兒吧?你們信超人才,我卻不信。我生在大明死在大明,就怕被超人才騙到關外做牛做馬,最後死在異國他鄉,做了異鄉的孤魂野鬼。這就慘了。”
小秀才這麼一說,這個小隊的人又議論開來,流民中識得字讀過書的百裏無一,一大半人又拿不定主意了,憑他們的人生經驗,超人才給的條件實在太好了,這群苦哈哈們竟然不敢相信。這小隊的議論又影響了相鄰小隊,本來說好去關外的人有好些開始變卦。
路能行急了,他丟下碗就要跟那小秀才好好掰扯一番。“我說你這小秀才,你說這些沒影子的話可有什麼依據?”
眾人一回頭都嚇了一跳,好些人駭道:“是神仙,是路神仙。”都退了開去。虎爺砰的給跪了,“神仙大人,你饒了小秀才吧,他還小不懂事。”小秀才卻不領情,他昂頭道:“路神仙,孔聖說過,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聖人又言,子不語怪力亂神。身為儒家子弟,當有不敬外門旁道的覺悟。”
我草,路能行就怒了,一指這小子花榮石秀都圍了上來。這下流民嘩拉拉的躲避不迭,區區一個小秀才,和神仙叫板不是找死嗎?
路能行怒道:“你這小年輕膽子肥啊,卻是讀書讀傻了。一口一個孔聖怎麼說,你自己的想法在哪裏?我就問你一句,你們都是流民,除了一條命你們還有啥?我圖的什麼要騙你們?悲哀啊,我為大明的教育現狀感到悲哀,一個聰明的小夥活活讀書讀傻了。”
他正要下令把這小秀才趕走,卻見一人跌跌撞撞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來,直衝到那小秀才身前,輪起大耳光就是正反兩下,把那小秀才抽成了陀螺。
路能行一看,我草,是王啟年,這又是演的哪一出啊?他這怒氣和恨意從何而來?
王啟年打完也給跪了,“路老爺,我該死,我不該生這小畜生啊!”
我草,有內情?
“爹爹,你怎麼在這兒?孔聖有言,父母在不遠遊,你為什麼打我?”小秀才好容易停止轉動,委屈道。
王啟年聞言回頭喝道:“小畜生,過來給我跪下,你真是讀書讀傻了,告訴你是路老爺救了我們全家性命。我們在京師等死,是路老爺搭救了你奶奶你媽和你的弟妹,如今我們全在超人才好好的。路老爺一言九鼎,他說了到關外有事做有飯吃,鐵定就是事實。你有什麼值得超人才騙的?恩人當前你還胡言亂語,打不死你個畜生。”
奶奶的,合著這小秀才就是王啟年走失的大兒子。
“再說了,什麼父母在不遠遊,這都是後世腐儒的屁話,孔聖說的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明知道關外比中原好,我們為什麼不去哪?”靠,王啟年現學現賣又忽悠起兒子了。
小秀才聽了老爹的話再繃不住了,全家都活著的親情充塞他的頭腦,孔聖已經被扔到下水道去了。
“路真人,我錯了,王某有眼無珠,我向你磕頭賠罪。”小秀才叩過頭後和老爹王啟年抱頭哭成一團,流民眾也是聞者落淚,這一家的悲歡離合就是大家這些年流浪生活的寫照哇。有認識王啟年的道:“老少爺們別猶豫了,老王是我們蒲城少有的知書明禮之人,他也說超人才好,大家去關外還有什麼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