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複發展的初期,康複對象以骨科和神經係統患者康複為主,近年來兒科、老年病、心髒病、肺部疾病以及癌症、慢性疼痛的康複也逐漸進入康複領域。以往不列入康複醫學的範圍的精神病、感官和智力障礙,現階段隨著康複概念的改變,也成為康複的對象。
(二) 康複範疇
康複範疇是指綜合協調地應用醫學、社會、教育、職業等方麵的各種措施促進殘疾人的全麵康複。這些措施分別稱為醫學康複(medibsp;rehabilitation)、康複工程(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教育康複(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職業康複(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和社會康複(social rehabilitation)。
1.醫學康複 是指通過醫學手段來解決疾病、損傷、殘疾者的功能障礙或功能缺失,即通過醫學的手段使康複對象達到康複目的,又稱為醫療康複。醫學康複是全麵康複的基礎,它涵蓋了整個醫學範疇,但側重於臨床醫學。醫學康複和臨床醫學的服務對象均為急性、慢性病及傷殘者,但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臨床醫學主要關注救命治病,醫學康複更多關注的是對救治過來的患者如何改善他們的整體功能。
2.康複工程 是指利用或借助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將現代科學技術和產品轉化為有助於改善病、傷、殘者功能的各種輔助或替代裝置。例如,截癱患者的下肢行走訓練器,截肢術後的人工假體及喉癌切除後的人工喉等。
3.教育康複 是指對適齡病、傷、殘兒童通過在普通學校中開設特殊教育班或成立專門招收殘疾兒童的機構,實施文化教育與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培養他們適應社會,並成為能夠生活自理和自食其力的人。
4.職業康複 對成年殘疾人或成年後致殘的病、傷、殘者進行職業評定,根據評定結果協助其選擇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潛在能力的合適職業,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使其掌握相關技能,能夠適應和勝任這一職業,取得就業機會和獨立經濟能力,自食其力,為家庭和社會奉獻微薄之力。
5.社會康複 是從社會學或宏觀角度推進病、傷、殘者的全麵康複,為殘疾者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提供支持性的社會環境,使殘疾者能夠有平等機會參與社會生活,並能承擔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
(三) 康複目的
康複旨在使個體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方麵達到或保持一種最佳狀態。雖然現代康複不可能解決所有病、傷、殘帶來的不利影響,但經過積極的全麵康複後,個體可以帶著某些功能障礙融入社會,在家庭和社會中過有意義的生活,達到“與病傷殘共存”的和諧狀態。
在康複發展的初期,康複對象以骨科和神經係統患者康複為主,近年來兒科、老年病、心髒病、肺部疾病以及癌症、慢性疼痛的康複也逐漸進入康複領域。以往不列入康複醫學的範圍的精神病、感官和智力障礙,現階段隨著康複概念的改變,也成為康複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