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療和冷療法的家庭應用(1 / 1)

高熱降溫

在高熱病情緊急情況下,用冰塊進行物理降溫,是護理高熱病人的重要措施。通常用夾層冰帽和冰袋置於患者頭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利用傳導散熱,達到降溫作用。頭部降溫對腦外傷、腦缺氧患者有利,可減少腦細胞需氧量,有利於康複。

傷口止痛

受傷後傷口疼痛,冰敷可使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減輕疼痛。

如牙痛,用冰袋敷患處可止痛;又如手指尖紮進小刺,可先用冰袋將手冰敷,再挑刺就不痛了。

傷口止血

若傷口不大,可用冰袋敷表麵,血管一收縮,出血就止住了。如關節皮下碰傷出現青紫,可先用冰袋止血後再用熱敷,促進瘀血吸收。冰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充血、出血,適用於扁桃體摘除手術、鼻出血患者及早期麵部軟組織損傷。

抑菌消炎

皮膚受傷後傷口感染,可不定時將冰袋放置患處,以抑製細菌生長或繁殖,減少局部血流,防止化膿擴散,達到抗感染作用。但慢性炎症或化膿性病灶,不宜冰敷,因冰敷妨礙病灶的消散與吸收。

治療燙傷

小麵積燙傷後,立即用冰袋放置患處,不僅能止痛,還會防止出現水皰和紅腫。

2.冷濕敷法

冷濕敷法,就是將小毛巾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擰至不滴水敷於局部。

冷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冷敷一般適用於局部軟組織損傷的早期、局部炎症疼痛、組織內出血及高熱病人等。對冷過敏或有雷諾氏現象的患者不宜使用冷敷。

冷療的注意事項

冷敷時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有無改變,如出現麻木感應停用。用於全身降溫者,應在冷敷半小時後測量體溫,觀察體溫下降的情況。

使用冰敷時要注意:一是不要讓冰袋直接放於皮膚上的時間過長,一般在20分鍾左右就應該更換一下位置,降溫時最好將冰袋用毛巾包裹一層,避免患者受到過分的冰涼刺激。二是有大片組織受損、感染性休克、皮膚青紫時,更不宜用冰敷,以防加重微循環障礙,引起組織壞死。三是枕後、耳郭、陰囊等處忌冷敷,以防凍傷;心前區冷敷謹防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及傳導阻滯;腹部不宜冷敷,以防引起腸痙攣或腹瀉;足底冷敷要防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引起心絞痛,因此冠心病及高熱患者應避免足底用冷療法。

高熱降溫

在高熱病情緊急情況下,用冰塊進行物理降溫,是護理高熱病人的重要措施。通常用夾層冰帽和冰袋置於患者頭部、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利用傳導散熱,達到降溫作用。頭部降溫對腦外傷、腦缺氧患者有利,可減少腦細胞需氧量,有利於康複。

傷口止痛

受傷後傷口疼痛,冰敷可使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減輕疼痛。

如牙痛,用冰袋敷患處可止痛;又如手指尖紮進小刺,可先用冰袋將手冰敷,再挑刺就不痛了。

傷口止血

若傷口不大,可用冰袋敷表麵,血管一收縮,出血就止住了。如關節皮下碰傷出現青紫,可先用冰袋止血後再用熱敷,促進瘀血吸收。冰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充血、出血,適用於扁桃體摘除手術、鼻出血患者及早期麵部軟組織損傷。

抑菌消炎

皮膚受傷後傷口感染,可不定時將冰袋放置患處,以抑製細菌生長或繁殖,減少局部血流,防止化膿擴散,達到抗感染作用。但慢性炎症或化膿性病灶,不宜冰敷,因冰敷妨礙病灶的消散與吸收。

治療燙傷

小麵積燙傷後,立即用冰袋放置患處,不僅能止痛,還會防止出現水皰和紅腫。

2.冷濕敷法

冷濕敷法,就是將小毛巾放在冰水或冷水中浸濕,擰至不滴水敷於局部。

冷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冷敷一般適用於局部軟組織損傷的早期、局部炎症疼痛、組織內出血及高熱病人等。對冷過敏或有雷諾氏現象的患者不宜使用冷敷。

冷療的注意事項

冷敷時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有無改變,如出現麻木感應停用。用於全身降溫者,應在冷敷半小時後測量體溫,觀察體溫下降的情況。

使用冰敷時要注意:一是不要讓冰袋直接放於皮膚上的時間過長,一般在20分鍾左右就應該更換一下位置,降溫時最好將冰袋用毛巾包裹一層,避免患者受到過分的冰涼刺激。二是有大片組織受損、感染性休克、皮膚青紫時,更不宜用冰敷,以防加重微循環障礙,引起組織壞死。三是枕後、耳郭、陰囊等處忌冷敷,以防凍傷;心前區冷敷謹防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及傳導阻滯;腹部不宜冷敷,以防引起腸痙攣或腹瀉;足底冷敷要防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引起心絞痛,因此冠心病及高熱患者應避免足底用冷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