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主線,注重將審計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審計實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審計知識的闡述上,我們盡可能做到理論聯係實際,即全麵論述審計的基本理論,又詳細闡明審計的具體實務。

(2)內容安排上循序漸進。本書從係統地闡述審計的基本理論知識入手,進而係統地闡述審計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內容結構安排由淺入深,由一般到具體,循序漸進,便於理解學習。

(3)采用國際通行的教材編寫方法,書中插有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目標、引入案例、例題、典型案例、小資料、小思考等,每章都有小結,增強了教材的生動性。這有利於學生對審計的理解,也有利於學生在課外閱讀參考書時對不同版本教材的理解。

(4)章節安排緊湊、內容精練,每章附有大量思考題、案例分析題、實訓項目、閱讀書目及閱讀資料,更有利於教學的組織。

(5)盡可能吸收當代審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成果,突出審計的時代特征。

本書是我們在對以往自編教材進行不斷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完成的。為確保教材成熟起見,本教材在正式出版之前,已在校內試用了4輪,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教材的內容又做了一些修改,特別是按照審計環境的變化和最新的審計法規調整了教學內容,以體現審計環境變化的要求和審計法規的最新變化。例如,根據審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需要,2006年,中國發布了新的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係,2010年又發布了經修訂後的新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並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我們把這些變化要求都貫穿在教材中,以保證教材在成熟性的基礎上又有一定的前沿性。

本書是由浙江省四所高校聯合編寫,由浙江萬裏學院孫偉龍擬定編寫大綱並擔任主編;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穀石玫、麗水學院梁海林、台州學院張洋海、浙江萬裏學院楊光、徐榮華、趙彩虹擔任副主編。各章編寫分工如下:第1、2、4、5、11、12章由孫偉龍編寫;第3章由楊光編寫;第6章由趙彩虹編寫;第7章由穀石玫編寫;第8章由梁海林編寫;第9章由徐榮華編寫;第10章由張洋海編寫。全書最後由孫偉龍進行統稿、修改、定稿。

在本書編寫中我們參考了大量的審計學專著、教材、論文和有關文獻,在此致以深切的謝忱;還要感謝支持本課程建設的浙江萬裏學院及其商學院各級領導;感謝參與本課程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的各位老師。限於作者水平,書中可能存在疏漏、錯誤和表述不當之處,還請同行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修正、改進。

孫偉龍

2011年11月

(1)以注冊會計師審計為主線,注重將審計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審計實務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審計知識的闡述上,我們盡可能做到理論聯係實際,即全麵論述審計的基本理論,又詳細闡明審計的具體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