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暉的工匠們步子邁的十分大,直接就先裝到海船上,還成功了。
雖然這海船比起後世的輪船噸位小太多,但勝在靈活。在海戰時,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況且,隻要成功一次,之後改進還遠嗎?
大的輪船指日可待。
馮博聞第一次坐這麼快的船,不過他好歹常在船上玩耍,並不暈車。
在船上的幾日,餘柏林很快就重新博得了馮博聞的尊敬和好感。隻是現在馮博聞不再像小時候那麼單純天真,因此兩人的相處也不可能回到以前那樣親密了。
餘柏林遺憾之餘又有些欣慰。馮努放養似的教育方式,餘柏林是不認同的。
但幸虧他給馮博聞找的先生和寄養的友人品德還算端正。雖然過於方正了些,至少馮博聞沒有學壞。
隻要馮博聞品行端正,哪怕能力差了些,他也能保其一輩子安順。
這也是他唯一能報答馮努的地方了。
這大概也是馮努唯一請求的地方了。
餘柏林知道馮努的心思。他不求馮博聞有多高地位,大概是親人相繼離世讓他打擊太大,他隻希望馮博聞能平安。
若是要讓馮博聞將來有一個好前程,他就不會將馮博聞帶離京城。就算想對餘柏林表現出拒絕送養馮博聞的態度,他大可以在京城選擇一友人寄養。
餘柏林和皇室親近,馮博聞隻要留在京城,肯定從小就和皇子在一起長大,將來怎麼也能得個麵子情,有一個好前程。
但馮努很害怕。
大概這個時代的百姓,大多都挺害怕皇帝。
馮博聞和皇子玩得好,馮努並沒有想到馮博聞將來的前程,而是想到的危險。
伴君如伴虎的危險。
他家不過是被牽連就家破人亡。馮博聞和皇子走得近,將來一個萬一,就算是餘柏林也保不住他。
可以說馮努太過小心謹慎,也可以說馮努掐斷了馮博聞的青雲路。
可他就馮博聞這一根獨苗苗,再小心謹慎也不為過。
餘柏林理解馮努,因此也並不主動提出幫助馮博聞的事。
馮博聞現在也懂事了,知道他爺爺的心情。
他覺得自己很理解。但是現在看著餘柏林身邊的排場,他又不由想著,若是自己沒離開表叔身邊,被表叔教養長大,現在該是何種樣子。
不過馮博聞畢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即使他常被寄養在別人家裏,也沒有打消他的孝順之心。
過去的事情已經成定局,既然是爺爺的決定,那他就安然接受就好。
不是自己的,終究不是自己的。
馮博聞心理變化,餘柏林一眼就看穿了。
當見到他從黯然到釋然,餘柏林心中更顯欣慰。
苗苗的確長大了,懂事了。
餘柏林不由又想到小寶。
他最後一次離開京城的時候,小寶還是一團孩氣。現在,他也應該成為當初在北疆時,見到的大寶的那個樣子了吧?畢竟他們兩是親兄弟。
小寶雖然在外人麵前一直很懂事,但在他麵前卻是又調皮又嬌氣。不知道過了這麼幾年,小寶究竟有如何變化。
隻是從書信隻言片語,餘柏林很難拚湊出小寶如今的模樣。
這時候,他有一種想家的感覺。
看來,他已經把京城當成家了。
而大寶小寶,以及封蔚,都已經被他當做家人了。
穿越到這個時代,若是母親和舅舅給了他活下去的動力,那封蔚一家,才給了他家的感覺,讓他的心漸漸踏實下來,漸漸完全融入這個時代。
他的確想家了。
....................................
馮努雖然病重,意識卻還清醒的。
他正是趁著意識清醒,讓馮博聞請餘柏林過來。他擔心自己若是昏迷過去,支撐不住,沒等到餘柏林來就去了,那之後的事,可能失去先機。
馮努掙了這麼大一份家產,他如今病重,身邊又隻有一小孫子,馮家的人說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財帛動人心。
按法理來說,馮博聞才是馮努唯一的繼承人,其餘什麼宗族旁親一個子都分不到。但馮博聞還小啊。既然他還小,總要有人照顧吧?所以眾人都爭相在馮努麵前賣好,想讓馮博聞在自己家住。
然而馮努之前寧可將馮博聞寄養在友人家,也不願意送到宗族親戚家,就很能體現馮努的意願了。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5335/3412473.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