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留得英名在人間(1 / 3)

司馬懿立刻衝出大營去追趕蜀軍,眼看就要追到了,薑維忽然讓楊儀掉轉大旗,把戰鼓敲得震天響,擺出一副拚死一搏的架勢。至於後人所說的薑維推出了諸葛亮生前雕刻的木像,嚇跑了司馬懿,那完全是虛構。實際上是薑維和楊儀按照諸葛亮的吩咐,在撤退的道路上撒滿了鐵蒺藜,以遲滯司馬懿的追擊。

司馬懿仍然是那麼謹慎,無法確定諸葛亮的生死,隻好鳴金收兵而去。薑維、楊儀等人安然退入褒斜穀,而後發喪,宣告諸葛亮已經歸天。司馬懿這才大搖大擺地出擊,可已經來不及了。司馬懿怕諸葛亮怕到這個程度,從此之後就成了一個千古笑料,民間又多了一句諺語,“死諸葛走生仲達”。

司馬懿頓時顏麵無存,再不為自己解脫,恐怕將永遠被後人所恥笑,就說道,我的神機妙算隻對大活人有效,對一個死人完全無效。(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

簡直就是自欺欺人,但是司馬懿一點兒也不臉紅。

司馬懿察看了諸葛亮生前的駐軍遺址,營壘、井灶、茅廁、籓籬、障塞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潔淨嶄新,排列工整,渾然為一體,都是用繩墨、直尺彈畫出來的,這哪裏是十萬大軍的住所,分明是一座治理有方的小城鎮。司馬懿連聲讚歎,此乃古今罕見的奇才也!追到赤崖之後,哪裏見到一個蜀軍的人影,司馬懿就回去了。

司馬懿這邊的危險是神不知鬼不覺地被甩掉了,但是諸葛亮最擔憂的內部矛盾還是爆發了,楊儀和魏延都辜負了諸葛亮的期待。

諸葛亮固然對魏延有猜忌,但是對楊儀狹隘自私的人品也不放心,暗中給阿鬥上了一道密表,楊儀性急而且自私,小肚雞腸、錙銖必較,萬一我有個三長兩短,就讓蔣琬來代替我吧!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去摸清魏延的底細。魏延顯得不可一世,丞相雖然走了,但我還在啊。讓丞相府裏的官吏、家屬回去治喪吧,我率大軍出征魏國。怎能以一人之死,就耽誤了國家大事?況且魏某是何等人物,怎麼會甘心受楊儀那小子的指手畫腳,讓我做一個斷後將軍?

於是魏延自作主張,跟費禕一起決定該走的和不該走的人的名單,並要求費禕簽字,然後發布全軍。費禕也絕不是好糊弄的,他騙魏延說,我回去給楊儀通融一下。楊儀是個文官,很少幹預軍事的,肯定會聽我的話。

費禕一出大門,魏延就後悔了,想把費禕找回來。但是費禕早就騎上一匹快馬溜得無影無蹤了。魏延就派人偷窺楊儀的情況,結果發現他已經帶上各個大營悄悄地回去了。

魏延氣得快要發瘋了,於是失去理性,率部搶先南歸,沿途所經,把結實的棧道都燒毀了。然後派人向阿鬥告發,楊儀想造反。

阿鬥接到魏延的文書,還沒有看完,楊儀的文書又來了,揭發魏延的罪惡,並說魏延造反了。一天之中,楊儀和魏延的文書你來我往,都是互罵對方,弄得成都人心惶惶。阿鬥不知真相,被搞糊塗了。於是把侍中董允和長史蔣琬叫來,兩人一致擔保楊儀忠心耿耿,痛斥魏延圖謀不軌。

司馬懿立刻衝出大營去追趕蜀軍,眼看就要追到了,薑維忽然讓楊儀掉轉大旗,把戰鼓敲得震天響,擺出一副拚死一搏的架勢。至於後人所說的薑維推出了諸葛亮生前雕刻的木像,嚇跑了司馬懿,那完全是虛構。實際上是薑維和楊儀按照諸葛亮的吩咐,在撤退的道路上撒滿了鐵蒺藜,以遲滯司馬懿的追擊。

司馬懿仍然是那麼謹慎,無法確定諸葛亮的生死,隻好鳴金收兵而去。薑維、楊儀等人安然退入褒斜穀,而後發喪,宣告諸葛亮已經歸天。司馬懿這才大搖大擺地出擊,可已經來不及了。司馬懿怕諸葛亮怕到這個程度,從此之後就成了一個千古笑料,民間又多了一句諺語,“死諸葛走生仲達”。

司馬懿頓時顏麵無存,再不為自己解脫,恐怕將永遠被後人所恥笑,就說道,我的神機妙算隻對大活人有效,對一個死人完全無效。(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