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001

蘇城來到我家是在一個雨天。

彼時我拿著筆在那本隨身攜帶的小本上刷刷寫著英國各種別具風情的小鎮,電腦上顯示的圖片充滿了誘惑的味道。

“阿顏——”聽到母親在外頭喚我的名字,正盤坐在椅子上的我連拖鞋都懶得穿上就跑出了房間。

父親回來了。

我上前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帶著些許撒嬌的意味抱怨他比之前說的晚歸了兩天。父親朗聲笑道:“那我給阿顏寫個檢討?”

聞言我也樂了,順勢接口:“要3000字喲。”

母親在一旁也是有些好笑地看著我,視線觸及到我光著的腳丫時卻是皺了皺眉頭,“都多大的人了,怎麼也不知道穿鞋。”

我吐吐舌頭,這才蹬蹬蹬跑回房間,嘴裏還仍不住嚷著:“這不是太想老爸了嘛。”

再次回到客廳我才看到,還未關上的家門處站著一個與我年紀相仿的少年。

也許是因為剛從雨幕走來,他的周遭仿佛還有氤氳的霧氣。栗色的頭發大概是沾了雨水,軟軟地垂著,但是並不妨礙我用好看來形容他的長相。粗粗一眼就發現他輪廓分明,五官精致。他就那樣不發一言地站在門口,眉眼間帶著清清冷冷的疏離,卻並沒有帶著不可一世的傲氣。

如果是在其他任何地方看到他,也許我會拉著好友駐足犯一下小小的花癡,又或者我會一時頭腦發熱去搭訕,當然我也許並不會有這樣的勇氣,總之,我會非常開心自己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帥氣的少年。

但是此刻,在我自己的家中,麵對著父母突然變得嚴肅的表情,我所作出的反應,隻是戒備地問:“他是誰?”

☆、002

送父母離開的那天我很是不情願,因我原以為盡管他們從沒有答應過帶我一起去最終仍會妥協於我的撒嬌與耍賴——如果沒有蘇城的話。

我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年前應邀去英國某大學作一年的客座教授。

英國於我而言一直都是個非常美好的存在,我所能夠想象的所有浪漫的場景都是以那些也許不甚出名卻極具風情的英倫小鎮為背景的。

得知這個消息,我很是歡喜,提出了在暑假的時候與父母一起動身前往英國等開學我再自己回來的要求。

我的想法被駁回了,作為大學教授,我的父母對於大多數事情都是開明的,唯有學業,雖然他們並不曾要求我出類拔萃,卻也希望我至少抱著奮鬥的態度來對待它——高中尤其是如此。

父親許諾待我高中畢業就給我去歐洲旅行的機會,但是麵對這樣一個近在咫尺的機遇,我總是不忍就此錯過。

坦白說,之前我一直以為最終我是可以贏得這一場拉鋸戰的,畢竟這件事情無關原則問題。我一邊上網作著各種資料的調查,一邊見縫插針地表達我想去英國的強烈意願,以及留我一個人在家的話我可能感到的孤獨。

父母的態度從毫不猶豫的拒絕轉變為耐心地勸說,在我以為曙光終將來臨之際,一個蘇城打亂了所有的節奏。

那天我問出“他是誰”的疑問後並沒有得到太過詳細的答案。

父親隻要我叫他哥哥,並表示他會一直住在我們家。我想這大概類似於一種收養的關係,隻是他已是一名高三學生,父母就要出國也沒有時間去正式辦理收養手續,因此他們隻是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蘇城辦理好了轉到我所在的高中的手續。

臨走的時候,父親摸了摸我的腦袋,要我不要欺負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