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競爭(petition)在加劇
市場經濟愈發展,企業競爭愈激烈。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然是主體,如果說市場是舞台,那麼企業就是演員。企業經營的宗旨是獲利,利是經濟建設之本,利是富國強民之源。利之獲,人心聚;利之豐,企業強;利之聚,社稷興。市場上的利益誘惑使眾多企業趨之若鶩,競爭者的隊伍越來越龐大。“贏得競爭優勢,奪取領先地位,獲得更大效益”已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新景觀。誰都可以得罪,市場不能得罪。
3.變化(ge)是常事
當今世界隻有一個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變”。變化已成為社會經濟運行的一種常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一直信奉“充滿宗教般的狂熱”的信念:如何預見變化,如何應付變化,如何使一家各項工作都做得很好的公司發生變化。企業隻有適應外環境的變化,保持“環境-組織-戰略”三者之間的動態平衡,以變應變,才能求得生存與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4.企業麵臨著生命周期的嚴峻挑戰
企業是一個生命的肌體,它也有生命周期規律。企業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站到了其生命周期的起點上,同時也麵臨生命周期的挑戰。
據統計,中國企業平均壽命隻有7~8歲。民營企業隻有2.9歲,跨國公司的平均壽命為11~12歲,世界500強的平均壽命為40~42歲,世界1000強的平均壽命為30歲。那些因決策失誤,對市場反應遲鈍、管理不善的企業會過早地進入“公司恐龍博物館”。
企業的生命曆程不是短暫、突發式的“曇花一現”,而應是持續發展的百年甚至千年的過程。是什麼因素造成企業過早地衰老甚至死亡呢?
中國企業家雜誌曾作過統計:20多年前首屆評選出的20名全國優秀企業家中,1人病故,1人叛逃,3人高升,5人離退休,6人辭職、免職、停職……原企業任職的僅剩4人!他們如剛剛掠過夜空的那場流星雨,雖然能夠絢爛一時,卻不能輝煌一世。昔日大江南北響徹雲霄的長江音響不到10年“戛然而止”;秦池集團“醉在97”之後便夢裏不知身是客;曾經紅火一時的豪門集團已“淪入”洋人的懷抱;鄭州亞細亞集團也不到十年便不知“太陽從何升起”。
名人名言
促使企業成長或老化的原因既不是規模也不是時間。我與創立已經100年的“年輕”公司打過交道,也見過不少成立不過10年的“老公司”。決定企業生命活力的關鍵是企業的靈活性和可控性。——伊查克·麥迪思
沒有戰略的企業就像一艘沒有舵的船,隻會在原地轉圈;又像個流浪漢一樣無家可歸。——喬爾·羅斯
2.競爭(petition)在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