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同類相吸、異類相斥法則(3 / 3)

自我激勵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優點,但是它們卻能為我們做到以下兩點:

(1)它們能重建我們的精神狀態,而且它們能讓我們重建自我的工程——也就是重新塑造自我的性格——按一個良好的方向發展。

(2)它們能幫助我們把自己精神的基調提升到積極進取的狀態,而正如我們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當我們的精神基調處於積極狀態的時候,我們接收到精神處於良好狀態的人發射出的訊號的可能性將會大幅增加。而且,不管是不是真的相信它的作用,我們還是會經常對自己進行精神催眠。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進行暗示,暗示他一定能做好一件事——不是偶爾為之,而是長期的進行這種暗示——漸漸的,他那些有助於這件事的成功的能力會得到培養與此同時,他還把自己頭腦的“頻率”調到了最合宜的“波段”,在這個“波段”,他最有可能接收到那些能幫助他成功的訊息。如果做到了這些,他離成功還遠嗎?可是,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每天念叨的都是“我成功不了”,那麼,首先,他就把自己潛意識裏那些本來能幫他解決難題的因素扼殺在繈褓之中了,他窒息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與此同時,他的頭腦現在和那些失敗的信息“調頻”了,更糟糕的是,在我們的身邊到處散布著的都是這種信息。結果會怎麼樣還用我告訴你嗎?

永遠不要讓你的內心被這一類不利的、消極的思想侵襲,要小心,它們遍布我們周圍的每個角落。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心靈移居到更積極,更高層次的居所,同時,你應該把自己的頭腦調整到更堅強的頻率,隻有做到這些,你才能遠離那些不利的訊息,遠離那個消極的思想層麵。

到那個時候,你將不但可以對那些消極的信息免疫,更重要的就是,你將會和那些堅強、積極的思想建立聯係,而這不正是渴求成功的人最渴望得到的嗎?那麼,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目的明了了,我們想做的是訓練你合理的運用你自己的思想和意誌。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將能夠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你會發現你具有了讓自己的情緒隨時積極起來的方法,而且,你將常常能夠用到這個方法。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在所有情況下都追求極端的完美。更好的解決方法是讓你自己保持適當的狀態,千萬不要讓自己過分緊張,

你要做的是:掌握一種方法,一種能讓你在需要的時候立刻調動自己的神經,讓它們處於合適的狀態的方法,隻要你能做到這一點,這就足夠了。如果能夠掌握這些知識,你就能夠在讓自己的頭腦保持輕鬆的同時,讓自己隨時對情勢處於自己的掌控之中。

意誌的成長和我們對肌肉的鍛煉非常類似——它們都需要不斷地進行鍛煉,而且,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剛開始的時候,這個鍛煉的過程可能會很枯燥,但是,隨著練習的不斷深入,你會漸漸變得越來越強壯,直到最後,你會發現自己的力量的的確確得到了鍛煉,變得更強大而且不再會衰退。大部分人隻有在別人要求或是有其他情況的時候才會突然緊張起來。我們通常習慣於在形勢所迫的情況下才“痛下決心”。但是通過合理的練習,你會發現自己的頭腦得到了極大的強化,以前那些讓你覺得習以為常的情況會變得有些不同,你會發現自己能試著避免“臨時抱佛腳”的情況,漸漸地你發現能依靠自我激勵讓自己隨時保持“鬥誌昂揚”的狀態,一旦做到這點,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了以前連做夢都沒想過的舞台上。

請不要把我理解為鼓吹讓你的精神時刻高度緊張的人。隻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你會發現我們不但要學會讓自己的精神緊張,在很多時候我們還要學會時常給自己減壓,將自己身上的壓力消弭於無形。能夠學會放鬆身心並且具有一定程度承受壓力的能力對我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隻要做到這幾點,你就總能夠依靠自己的意誌力量從巨大的壓力中振奮起來。總是習慣性的保持亢奮的人會失去許多生活的樂趣和消遣。亢奮的時候,你能對別人給出許多建議善於傾聽,你才能從別人那兒獲得有用的建議。亢奮的時候,你是“老師”;傾聽的時候,你是學生。做一個好老師固然是件好事,但是有些時候,做一個好的傾聽者也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