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都奏明聖上,看如何處置再說。
薛丁山一聽,忙說:“這樣做也好,但派誰在這看守呢?”
二爺愣周青一聽,就找元帥樊梨花說:“老將我願辭官不做,在這看守我大哥的靈柩。”
樊梨花一聽,很是感動,知道周青叔叔與公爹是八拜之交,征東時在一起打了十二年的仗,可以說交情莫逆,樊梨花也隻好同意地說:“周叔父,你既願意在此守靈,那好吧!讓你受苦了。”
“嗐,你這說的哪裏話來,我們是多年的好友,可以說是生死之交,我情願在此守靈到死,你們就放心地回京吧!”
哪知小將薛英龍,到了青石山臥佛寺,把陣圖交還了赤腳羅漢。在回來的路上,過蘆花河時,不慎被水淹死。
殿下李治聽說後很痛心,樊梨花和薛丁山尤為悲痛不已。殿下李治念其歸唐以後,屢立戰功,所以,追封他為蘆花河的河神,這當然是一種迷信之說。
然後,把營中一切之事,全都料理完畢,挑選一個良辰吉日,拔營起寨,勝利班師還朝。
滾旦公事,早已到京,皇上李世民得到了喜報,知道兒子征西得勝還朝,龍心大悅,命手下文武百官到城外十裏長亭,前去迎接。
城內買賣鋪戶,懸燈結彩,爆竹齊鳴,黃土墊道,淨水潑街,把他接進城來,休息三日。
三日之後,皇上李世民大排筵宴,宴請征西有功之臣,大家推杯換盞,談笑風生,共敘這征西一十八載的辛與苦!
席罷,皇上李世民登殿,對作戰有功之臣進行加封。樊梨花手下之兵將,一律連升三級。
封樊梨花,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外加威寧侯和一品夫人;封薛丁山為兩遼王;封竇仙童為鎮國夫人;陳金錠為護國夫人;高蘭英為保國夫人。
其它小爵主,都子擎父業,均為世襲國公。ωω
這時,薛丁山的四位夫人,各生下一子,竇仙童生下長子薛勇;陳金錠生下次子薛猛;樊梨花生下三子薛剛;高蘭英生下四子薛強。
到後來,這哥四個逐漸長大。長子薛勇,因身不離父,將來承襲父職;次子薛猛在盜馬關做總兵;三子薛剛、四子薛強,因年紀尚幼,隻好在家讀書、習武。
等三子薛剛長到十七歲時,從少華山學藝下山回京,正月十五鬧花燈,才闖下了塌天大禍,踢死太子,驚崩聖駕。女皇武則天殺了薛家滿門共三百八十五口,隻逃出薛剛和薛強,才激起薛剛大反武則天,有許多熱鬧故事請看《薛剛反唐》。
這正是:蘇羅結下三世怨,挑唆兩國起狼煙。薛禮捐軀白虎廟,丁山解圍鎖陽關。梨花玉女破奇陣,滴淚走馬斬楊凡。征服西涼十八載,獲得順表奏凱還。
《薛丁山征西》全文完。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