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權力奪去其他人的生命呢?回答應該是否定的。但是逃脫了法律懲罰的雷切特一直逍遙法外難道是正義的體現嗎?結論也是否定的。這裏的矛盾應該是個人的善惡標準和社會的善惡標準之間的衝突。從法理的角度來說,雷切特既然已經被判無罪,就應該享有活下去的權利,而十二人“審判團”設計殺人應該受到法律的製裁。
而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雷切特殘忍邪惡的行徑理應“殺人償命”,而十二人替天行道的做法恰恰是大善之舉。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出現在克裏斯蒂設定的極端案例中,但是反映的卻是人性善惡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遵守社會秩序的良善和懲惡揚善的善舉並不總是同步的。在小說結尾,波洛在發現了真相的同時卻沒有將真相交給警方,這個富有爭議的結尾在其作品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克裏斯蒂這樣的思考,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法製的缺陷和不足,以一種隱約的方式表達了“人性之善大於社會之善”的想法。
當然,克裏斯蒂並沒有把人性的善惡標準置於社會法理之上,而無視規則的作用。在小說的結尾,波洛既沒有站在他所代表的官方立場上逮捕凶手,也沒有因為對凶手人性的信服而宣告他們無罪。
他隻是宣布自己“榮幸地退出這樁案子”。“退出”的選擇正表明了克裏斯蒂對於這種善惡模糊邊緣的猶豫態度,也深刻反映出個人善惡的價值觀和社會價值之間的完全融合,還有著漫長的過程。
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克裏斯蒂小說中令人大吃一驚的凶手一定要算上《怪屋》裏那位隻有十一二歲的約瑟芬·利奧尼茲。小說對這位兒童殺手的描述是“智力發育過早,道德觀念薄弱”。她會因為一點點的怨恨而動手殺人,並且冷靜地轉嫁嫌疑。她在日記中冷淡地寫下了自己的作案過程和動機:
爺爺不讓我去跳舞,因此我下決心要害死他。這樣,我們就會到倫敦去住了,我跳舞,媽媽是不會在意的。我隻需記下幾條就行了,他們都很重要。
我不想到瑞士去——我是不會去的。如果媽媽強迫我去,我也會殺死她——隻是我弄不到毒藥。說不定我也可以用毒莓來配製。它們是有毒的,書上這麼寫著的。
尤斯塔斯今天真讓我生氣。他說我不過是個不中用的小丫頭片子,說我搞偵探是愚蠢的。要是他知道這樁謀殺案是我幹的,他就不會認為我傻了。
我喜歡查爾斯——可是他真夠笨的。我還沒決定把罪名安到誰的頭上去呢。也許是布倫達和勞倫斯吧——布倫達老跟我過不去——她有點兒不正常,不過我喜歡勞倫斯——他給我講過夏洛特·科戴的故事——她把一個男人殺死在他的浴盆裏了。這一點她幹得不算太高明。
我恨她……我恨她……我恨她……她說我隻不過是個黃毛丫頭。她說我愛出風頭。她想法要讓媽媽把我打發到國外去……我打算把她也幹了——我想,伊迪絲姨奶奶的藥可以派這個用場。要是再發生一次謀殺,警察還會再來,這就又對勁了。
有沒有權力奪去其他人的生命呢?回答應該是否定的。但是逃脫了法律懲罰的雷切特一直逍遙法外難道是正義的體現嗎?結論也是否定的。這裏的矛盾應該是個人的善惡標準和社會的善惡標準之間的衝突。從法理的角度來說,雷切特既然已經被判無罪,就應該享有活下去的權利,而十二人“審判團”設計殺人應該受到法律的製裁。
而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雷切特殘忍邪惡的行徑理應“殺人償命”,而十二人替天行道的做法恰恰是大善之舉。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出現在克裏斯蒂設定的極端案例中,但是反映的卻是人性善惡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遵守社會秩序的良善和懲惡揚善的善舉並不總是同步的。在小說結尾,波洛在發現了真相的同時卻沒有將真相交給警方,這個富有爭議的結尾在其作品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克裏斯蒂這樣的思考,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法製的缺陷和不足,以一種隱約的方式表達了“人性之善大於社會之善”的想法。
當然,克裏斯蒂並沒有把人性的善惡標準置於社會法理之上,而無視規則的作用。在小說的結尾,波洛既沒有站在他所代表的官方立場上逮捕凶手,也沒有因為對凶手人性的信服而宣告他們無罪。
他隻是宣布自己“榮幸地退出這樁案子”。“退出”的選擇正表明了克裏斯蒂對於這種善惡模糊邊緣的猶豫態度,也深刻反映出個人善惡的價值觀和社會價值之間的完全融合,還有著漫長的過程。
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克裏斯蒂小說中令人大吃一驚的凶手一定要算上《怪屋》裏那位隻有十一二歲的約瑟芬·利奧尼茲。小說對這位兒童殺手的描述是“智力發育過早,道德觀念薄弱”。她會因為一點點的怨恨而動手殺人,並且冷靜地轉嫁嫌疑。她在日記中冷淡地寫下了自己的作案過程和動機:
爺爺不讓我去跳舞,因此我下決心要害死他。這樣,我們就會到倫敦去住了,我跳舞,媽媽是不會在意的。我隻需記下幾條就行了,他們都很重要。
我不想到瑞士去——我是不會去的。如果媽媽強迫我去,我也會殺死她——隻是我弄不到毒藥。說不定我也可以用毒莓來配製。它們是有毒的,書上這麼寫著的。
尤斯塔斯今天真讓我生氣。他說我不過是個不中用的小丫頭片子,說我搞偵探是愚蠢的。要是他知道這樁謀殺案是我幹的,他就不會認為我傻了。
我喜歡查爾斯——可是他真夠笨的。我還沒決定把罪名安到誰的頭上去呢。也許是布倫達和勞倫斯吧——布倫達老跟我過不去——她有點兒不正常,不過我喜歡勞倫斯——他給我講過夏洛特·科戴的故事——她把一個男人殺死在他的浴盆裏了。這一點她幹得不算太高明。
我恨她……我恨她……我恨她……她說我隻不過是個黃毛丫頭。她說我愛出風頭。她想法要讓媽媽把我打發到國外去……我打算把她也幹了——我想,伊迪絲姨奶奶的藥可以派這個用場。要是再發生一次謀殺,警察還會再來,這就又對勁了。
保姆死了,我真高興啊。我還沒拿定主意把那個裝小藥片的瓶子藏到哪裏去呢。也許應該放在克萊門西嬸嬸的房間裏吧——要麼就放在尤斯塔斯的房間裏。等我成了老太婆死去的時候,我要把這個本子留下,寫明寄給警察局長,他們就會明白,我是怎樣一個地地道道的大罪犯了。(《怪屋》: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