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髒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並以尿的形式排出代謝終產物及人體內的異物、毒物和藥物。腎髒在內分泌方麵也有重要作用,其分泌的激素,包括腎素、前列腺素、激肽類、紅細胞生成素(EPO)、1,25-(OH)2維生素D3等。另外,腎髒是除肝髒外,唯一具有糖異生能力及向血中釋放葡萄糖的器官。在正常狀態下,肝髒是糖異生的主要髒器,但在饑餓狀態下,腎髒的糖異生作用顯著加強,成為糖異生的重要器官。
檢測腎功能的項目很多,如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尿酸、尿酶和微量白蛋白等。醫學臨床上一般把腎功能分為四期:① 正常檢測結果均正常;② 腎功能不全代償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值的50%,肌酐和尿素氮正常;③ 失代償期:肌酐清除率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肌酐>132.6 μmolbrL(1.5 mgbrdl),尿素氮增高;④ 尿毒症期:尿素氮>28.6 mmolbrL(80 mgbrdl)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濫用藥物和飲食不當,都有可能對腎髒造成損害,如膳食中脂肪過高容易發生腎動脈硬化,使腎髒萎縮變性,引起動脈硬化性腎病。腎髒疾病的種類較多,較常見腎髒疾病有: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病綜合征、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及尿酸性腎病等。腎髒疾病患者容易發生多種類型的營養不良,例如,腎病綜合征引發的高血脂症及大量蛋白尿引起低蛋白血症、腎小管酸中毒引發的低鉀血症及維生素D缺乏性骨病、慢性腎功能衰竭引起的有關貧血和高血鉀症、尿毒症對腸道損害引起的攝入不足以及用於治療腎病的特殊藥物或治療手段的副作用所導致的營養損失而顯現營養不良的症狀。腎髒疾病會造成機體的代謝障礙,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人的生命。飲食的調養是治療腎髒疾病重要的輔助手段之一,通過調整膳食中的營養素,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狀,控製病情發展,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促進身體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