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工隊裏,五六個運動員住在一間宿舍裏,他們有固定的食譜,也有牛奶和肉類供應。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這些都是專業運動員的特權。剛進體工隊時,大方遇到了一些麻煩,她當時的一位教練回憶:“大方剛進來時跑得很慢,抓不住球,而且在場上跑幾個來回就跑不動了。”
無論冬寒夏暑,專業運動員每天都要訓練八到十個小時,有時候訓練會艱苦得讓人哭出來。林美珍曾是上海女籃的前鋒,她說:“我們認為意誌是體育運動的最高境界,一個運動員的技術提高是有止境的,但意誌的提高卻是無止境的。”
大方的意誌也在不斷提高,接受專業訓練一年後,她的技術還是很生澀,但是在搶籃板球時她更加主動,有時為了爭一個球,她會毫不猶豫地撲倒在地板上。這樣的意誌品質也讓她在之後艱難的生活中始終沒有放棄。
1969年,上海恢複了專業運動員的訓練,由於大量老運動員的退役,19歲的方鳳娣被推上主力中鋒的位置。大方穩定的投籃和在籃下的頑強作風讓她得以人選國家女籃,並在1976年亞洲女籃錦標賽上戰勝當時的亞洲霸主韓國隊。當時的國家女籃控衛羅學蓮說:“大方是個非常內向的人,訓練結束之後她總是坐在寢室裏織毛衣。”
月收入80元養孩子很吃力
方鳳娣的球員生涯在1979年走到盡頭,艱苦的訓練讓她背部的舊傷越來越重,體能也急劇下降。上海男籃中鋒姚誌源,就是在那個時候走進方鳳娣的生活。姚誌源本是個錘接電機部件的工人,由於身高出眾,被選拔進上海男籃,並於1978年退役。
大方在28歲那年退役後,找對象成了問題,她從來沒吻過一個男孩子,甚至很少約會。從青春期到成年這段日子,她的世界隻有籃球。幫大方找對象的任務自然落在以前的教練身上,前上海女籃教練王永芳說:“我們不得不為退役運動員說媒,這些女孩子與教練和領隊在一起的時間比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都多,我們不關心她們,誰去關心?”
姚誌源是個始終麵帶微笑、富有幽默感的人,多年來他和大方在同一個食堂吃飯,在相鄰的訓練場上訓練,但兩人卻並不太熟。其正促成這段婚姻的人,是上海籃球隊領隊劉師餘,他找大方和大姚分別談話,建議他們可以“多交往一下”。
一年後,大方和大姚居住的那間小公房裏擠滿了親朋好友,他們都是前來祝賀姚明的降生。不過小姚明最開始似乎並沒有給自己的父母帶來好運,由於年輕時沒有接受太多係統教育,大方在上海青年女籃擔任了半年助理教練後,就與教練生涯無緣告別。
方鳳娣最初被分配到體育係統內的工作崗位上,負責照料退役運動員的生活起居。不久後大方又被調到上海體育科研所,在那裏做一些行政工作。姚誌源退役後同樣也沒有擔任教練,他被分配到上海海事局,並一直幹到兒子去美國打球。
在體工隊裏,五六個運動員住在一間宿舍裏,他們有固定的食譜,也有牛奶和肉類供應。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這些都是專業運動員的特權。剛進體工隊時,大方遇到了一些麻煩,她當時的一位教練回憶:“大方剛進來時跑得很慢,抓不住球,而且在場上跑幾個來回就跑不動了。”
無論冬寒夏暑,專業運動員每天都要訓練八到十個小時,有時候訓練會艱苦得讓人哭出來。林美珍曾是上海女籃的前鋒,她說:“我們認為意誌是體育運動的最高境界,一個運動員的技術提高是有止境的,但意誌的提高卻是無止境的。”
大方的意誌也在不斷提高,接受專業訓練一年後,她的技術還是很生澀,但是在搶籃板球時她更加主動,有時為了爭一個球,她會毫不猶豫地撲倒在地板上。這樣的意誌品質也讓她在之後艱難的生活中始終沒有放棄。
1969年,上海恢複了專業運動員的訓練,由於大量老運動員的退役,19歲的方鳳娣被推上主力中鋒的位置。大方穩定的投籃和在籃下的頑強作風讓她得以人選國家女籃,並在1976年亞洲女籃錦標賽上戰勝當時的亞洲霸主韓國隊。當時的國家女籃控衛羅學蓮說:“大方是個非常內向的人,訓練結束之後她總是坐在寢室裏織毛衣。”
月收入80元養孩子很吃力
方鳳娣的球員生涯在1979年走到盡頭,艱苦的訓練讓她背部的舊傷越來越重,體能也急劇下降。上海男籃中鋒姚誌源,就是在那個時候走進方鳳娣的生活。姚誌源本是個錘接電機部件的工人,由於身高出眾,被選拔進上海男籃,並於1978年退役。
大方在28歲那年退役後,找對象成了問題,她從來沒吻過一個男孩子,甚至很少約會。從青春期到成年這段日子,她的世界隻有籃球。幫大方找對象的任務自然落在以前的教練身上,前上海女籃教練王永芳說:“我們不得不為退役運動員說媒,這些女孩子與教練和領隊在一起的時間比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都多,我們不關心她們,誰去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