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劉誌光,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解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0.徐家林.“人文發展”:維度及其評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1.任誌忠,張西立,“小康”中國[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22.賈春峰,文化力觀[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7.
23.P.K.博克.多元文化與社會進步[M].餘興安,等,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24.周浩然.現代經濟文化研究[M].於曉,陳維綱,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25.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87.
26.本傑明.卡瑟爾斯.競爭的革命[M].邱建,吳鏑,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27.奧肯.平等與效率[M].王奔洲,葉南奇,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8.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歐陽謙,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8.
29.李強.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分層結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30.高培勇,收入分配:經濟學如是說[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31.陳宗勝,周雲波,再論改革與發展中的收入分配[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32.李實,等.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實證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3.張國,林善浪.中國發展問題報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34.羅伯特.F.莫菲.文化與人類學[M].吳玫,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
35.菜斯特.R.布朗.建設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M].祝友三,譯,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4.
36.舒爾茨,經濟增長與農業[M].郭熙保,周開年,譯,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
37.A.邁裏克·弗裏曼.環境與資源價值評估[M].曾賢剛,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38.張煒.現代經濟文化導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
39.張煒,廖嬰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思考[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09(3).
40.波特,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M].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曆史研究所組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41.C.A.皮爾森.文化戰略[M].劉利圭,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42.張煒,可持續發展推進與實施途徑,生態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研究[J].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香港),2003(3).
19.劉誌光,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解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0.徐家林.“人文發展”:維度及其評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1.任誌忠,張西立,“小康”中國[M].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
22.賈春峰,文化力觀[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7.
23.P.K.博克.多元文化與社會進步[M].餘興安,等,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
24.周浩然.現代經濟文化研究[M].於曉,陳維綱,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