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學框架與中國現實社會經濟問題研究》,是由西南財經大學王裕國、林義、張煒、尹慶雙4名教授承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最終成果。本書力求從一個開闊的角度探求社會經濟學的分析視角與分析方法的框架,並且運用社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了中國現實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幾個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首先,本書以相當部分篇幅對社會經濟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及結論問題進行了理論探索與概括;並以此為基礎,圍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層麵,著重研究了當代中國若幹現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即:全球化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問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即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與人的全麵發展;現代經濟文化理論與社會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公平、效率及社會群體利益格局調整;生態經濟文化與中國可持續發展;政府、市場、社會合理邊界等。本書注重探索構建社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論的框架;注重對中國現實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新趨勢的分析論證,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與實踐意義。

本書分兩個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第1~3章)較為係統地探討了社會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社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意義與研究範圍及研究範式,強調社會經濟學應研究經濟與社會的互動理論,不同社會結構、不同製度文化條件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等基本理論問題,拓寬現有經濟學的理論及分析框架;對社會經濟學發展的思想淵源與理論流派進行了較為係統的梳理和概括,並作出相應的評價;探討了社會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演化進程,強調曆史分析、整體分析和跨學科以及跨文化和比較製度等方法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第4—9章)探討了中國現實社會經濟發展的幾個重要理論與實踐課題。第4章“全球化與當代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著重探討了全球化背景下社會經濟發展研究的理論創新,分析了當代社會經濟現代化理論,闡釋了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經濟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觀、當代社會經濟的文化發展觀等新觀念,對全球化條件下的中國社會經濟戰略管理、中國社會管理及中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並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第5章“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與人的全麵發展”。探討了中國“小康”理想及其演進的曆史軌跡,闡明中國實現小康理想的現實社會條件;論證了人的自由和全麵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最高命題;中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理論與馬克思的人的全麵發展思想的辯證統一;探討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推進全麵實現人的現代化,促進入的全麵發展的理論與現實對策。

《社會經濟學框架與中國現實社會經濟問題研究》,是由西南財經大學王裕國、林義、張煒、尹慶雙4名教授承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最終成果。本書力求從一個開闊的角度探求社會經濟學的分析視角與分析方法的框架,並且運用社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了中國現實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幾個重要理論與實踐問題。首先,本書以相當部分篇幅對社會經濟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及結論問題進行了理論探索與概括;並以此為基礎,圍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層麵,著重研究了當代中國若幹現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即:全球化與當代社會經濟發展問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即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與人的全麵發展;現代經濟文化理論與社會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公平、效率及社會群體利益格局調整;生態經濟文化與中國可持續發展;政府、市場、社會合理邊界等。本書注重探索構建社會經濟學理論與方法論的框架;注重對中國現實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新趨勢的分析論證,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與實踐意義。

本書分兩個部分,共9章。第一部分(第1~3章)較為係統地探討了社會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社會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意義與研究範圍及研究範式,強調社會經濟學應研究經濟與社會的互動理論,不同社會結構、不同製度文化條件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等基本理論問題,拓寬現有經濟學的理論及分析框架;對社會經濟學發展的思想淵源與理論流派進行了較為係統的梳理和概括,並作出相應的評價;探討了社會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演化進程,強調曆史分析、整體分析和跨學科以及跨文化和比較製度等方法研究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