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咯!”
沐紅雨的母親養著幾隻母雞跟一隻公雞,每天天還沒亮,那隻公雞就會跳上牆頭開始打鳴。
小學,中學還在走讀的沐紅雨,每天早上聽到打鳴聲,就會起床,這時候,一般都是早上五點左右,這麼多年,沒有偏差過太多時間。
而今天,聽到打鳴聲,沐紅雨沒有像前幾年那樣,都會在床上賴一會兒再起床,因為,今天是她離鄉,前往藍海的日子!
直到這時候,沐紅雨才忽然發現,理想的諧音,不就是離鄉嘛,對於很多離家拚搏,為夢想奮鬥人,是這樣,對於即將離開這個小村子去遠方讀書的沐紅雨也是一樣,她的理想,夢想,跟很多年輕人一樣,那就是離開這裏,離開這個漫天塵土黃沙的村子,去外麵看看更大,更繁華的世界。
說的更具體點,她們想喝到更幹淨的水,想每天都能有水洗澡。
這對於其他地方來說,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在這裏,卻基本不太可能,至少,絕多數村民,都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沐紅雨醒過來的時候,發現床邊的櫃子上,已經放著媽媽給她買的新衣服了,而等她走出房間的時候,媽媽已經蹲在灶台旁邊燒烤呢,她看到沐紅雨起來以後,笑著說道:“餃子待會兒就熟了,吃完了,我跟你爸送你去車站。”
沐紅雨感覺鼻子有點酸,點了點頭。
她們這裏,有離家餃子回家麵的說話,就是離開家的時候,要吃餃子。
這時的沐紅雨,還不知道這裏麵有什麼寓意,直到多年後,她才偶然知道,出門要吃餃子的,是因為餃子與交子諧音,有在外廣交朋友的寓意,另外餃子的外形又像是元寶,代表著多財多福,另外就是,平常吃餃子,大多隻有在春節之類團聚的節日,出門的時候吃餃子,也有盼望早點回家團聚的意思。
沐紅雨一家三口人,都是不善言談的人,她的爸爸念到了初中,而媽媽卻連字都不認識,但時至今日,雖然沐紅雨變得市儈,現實,但她扔覺得,自己爸媽雖然窮,但在村子裏,腰杆一直都是直的,因為無愧於心,沒有對不起誰。
吃飯的時候,一家三口都沒怎麼說話,隻有沐紅雨的媽媽,偶爾囑咐她幾句,在路上要注意安全,不要丟東西,不要輕易相信別人之類的,這些話,在她離家去縣城裏讀高中的時候,她已經聽過無數遍了,她那時候,每個月都可以回來一次,但這次走,她知道,隻有過年再回來了。
吃完餃子後,沐紅雨的父親請同村的鄉親,開著麵包車,送他們,本來沐紅雨的父母說送到縣城之後,他們一家三口坐車去市裏的火車站就好了,但那位熱心的鄉親,非要開車送他們去火車站。
一路上,沐紅雨的父親不停的給那個鄉親遞煙,說晚上一定要去他家喝酒,而母親輕輕拉著她的手,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外麵。
到了火車站的時候,一家三口都顯得有些局促,因為他們都是第一次來市裏,也都是第一次看到火車站,不過,那開車送他們來的鄉親,真的很熱情,提著包,帶著著沐紅雨一家三口找到了候車廳。
還有十幾分鍾發車的時候,沐紅雨的母親終於忍不住了,一個人蹲在地上背對著沐紅雨流起了眼淚,但努力不想讓女兒看到。
沐紅雨其實早具看到了,但不知道該怎麼辦,隻能是假裝沒看到,然後對父親說道:“爸,你跟俺媽別擔心,我到了學校,安頓好了就給你們打電話,你們在家別那麼累,等我熟悉了,我就可以自己兼職打工,賺自己的學費跟生活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