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回到家,父母常“恨鐵不成鋼”,丟了家長麵子或不可救藥而往往施以粗暴的、簡單的教育方式。在同學、親友及鄰裏中,這些頑皮孩子也常受到諷刺譏笑或歧視疏遠。
因此,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成了精神上的棄兒,於是就會出現孤獨、悲觀、厭世等情緒障礙,甚至產生憤怒、敵視、反抗等嚴重對立情緒,從而出現自暴自棄、自我形象醜化以及索性破罐子破摔等心理變態。
一些患兒常以逃學或離家出走等方式力圖擺脫“逆境”,對抗現實,到另外一種環境,另外一群夥伴中去尋找知音或同情、溫暖和歡樂,同“小哥們”抱作一團,吸煙酗酒,打架鬥毆,無視社會公德,擾亂社會治安。總之,若處理不好,多動症患兒較正常兒童更易失足,而且症狀越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症狀改善越緩慢者,誤入歧途的可能性則會更大些。
由此可見,多動症與少年違法犯罪之間確實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兒童多動症很可能是少年違法犯罪的一個潛在性因素。
四、全社會共同關注多動症患兒
兒童多動症的病因迄今尚無定論。一般認為環境因素如產前、產時和產後的輕微腦損傷為最主要的原因;也有人認為與遺傳、腦外傷、神經代謝異常、中毒等因素有關;還有人認為與教育方式不當、精神緊張及不良的家庭社會環境影響有一定關係。就這些致病因素,提出以下幾點預防措施。
(1)要倡婚前檢查,避免近親結婚;選擇配偶時要注意對方是否有癲癇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適齡結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過於晚婚、晚孕,避免嬰兒先天不足;有計劃地優生優育。
(3)為了避免產傷、減少腦損傷的機會,應自然順產,因為臨床中發現多動症患兒中剖腹產者所占比例較高。
(4)孕婦應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寧,營養均衡,預防疾病,慎用藥物,禁用煙酒,避免中毒、外傷及物理因素的影響。
(5)創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度過童年,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龍。
(6)注意合理營養,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7)盡量避免孩子玩含鉛的漆製玩具,尤其不能將這類玩具含在口中。
一些學齡前兒童確實已顯現出某些多動症症狀,如:早在嬰兒期就手腳不停、多吵鬧,不肯好好吃、好好睡;上幼兒園後不能靜靜地聽老師講課,“小動作”多、話多等。但嚴格來講,臨床上學齡前兒童是不能被確診為“小兒多動症”的,至多是表現出“多動症傾向”。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診斷多動症所規定的測試標準,學齡前兒童即便發現有“多動症傾向”,也須跟蹤觀察至少半年,一般到7周歲左右才能下結論。但並不是不必在意“多動症傾向”。
(2)回到家,父母常“恨鐵不成鋼”,丟了家長麵子或不可救藥而往往施以粗暴的、簡單的教育方式。在同學、親友及鄰裏中,這些頑皮孩子也常受到諷刺譏笑或歧視疏遠。
因此,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成了精神上的棄兒,於是就會出現孤獨、悲觀、厭世等情緒障礙,甚至產生憤怒、敵視、反抗等嚴重對立情緒,從而出現自暴自棄、自我形象醜化以及索性破罐子破摔等心理變態。
一些患兒常以逃學或離家出走等方式力圖擺脫“逆境”,對抗現實,到另外一種環境,另外一群夥伴中去尋找知音或同情、溫暖和歡樂,同“小哥們”抱作一團,吸煙酗酒,打架鬥毆,無視社會公德,擾亂社會治安。總之,若處理不好,多動症患兒較正常兒童更易失足,而且症狀越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症狀改善越緩慢者,誤入歧途的可能性則會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