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秀龍現象”呈現(1 / 3)

農博會結束後,在湖南很多地區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在大超市可以買到的本地生產的“秀龍生態米”的價格比泰國米還貴。

據調查,第四屆(國際)農博會前,湖南省的金健、秀龍、盛湘、天龍、廣積和粒粒晶等企業生產的中、低檔大米,都可在省會的家潤多和新一佳等大型超市買到,但是每公斤8元左右的高價“秀龍生態米”並沒有進入超市。長沙秀龍科技公司副董事長梁海泉認為過去“秀龍生態米”沒進超市主要是超市擔心高價米賣不出去。農博會期間,家潤多和新一佳等大型超市開始大量引進高價生態優質米。在家潤多、新一佳等超市,生態優質米盡管價格高,但銷量都不錯。

據長沙市農業局有關專家介紹,農博會期間,美國、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家的專家對長沙秀龍科技公司“稻鴨生態種養”技術作過專門考察,表示要大量引進湖南開發出的優質營養、無汙染頂級大米。美國企業家不僅對優質米的生產技術作過跟蹤考察,而且還與秀龍科技公司達成了意向協議:以每噸6600元人民幣的價格,大量引進湖南生態優質米。

伴隨著媒體對秀龍公司的關注,一時間“秀龍現象”不斷在媒體曝光。湖南經視“經濟視野”欄目為此進行長達兩集的專題采訪報道。

很顯然,在號稱魚米之鄉的湖南長沙,居然還發生了老百姓搶購大米的現象,確實值得各方麵進行關注。

要弄清這一奇怪的搶購事件,還得從兩年前說起……

二、偶然機會識“秀龍”

2000年10月,也就是安盛企業管理顧問(AMC)長沙公司進入湖南長沙半年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時任長沙秀龍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現長沙秀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長沙市農業局副局長梁海泉先生,交談間為梁總那對於農業產業化的執著看法和對農民深厚感情所深深打動。“我在外資管理谘詢公司從事管理谘詢工作近八年,一直以來因為所在公司的原因關注和所谘詢的企業都是大型的商業企業和工廠企業。也因為在國內有一段時間,加上也是農村出身,非常清楚國內糧食和農產品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利潤。因此作為一個外資谘詢公司,這類型的中小客戶一直不是我們的關注對象,就更加沒有把它當成公司的潛在客戶考慮,誰知道這一次介入,用梁總的話來說是讓我真真正正當了回農民。”

當時的秀龍公司和梁總對於專業的管理谘詢並沒有更深的概念和認識。用他們的話來說,隻是希望通過個找一個“策劃”機構幫忙在第二屆農博會期間對秀龍進行一下形象包裝。出於對秀龍“稻鴨共生模式”產業化發展前景和對梁總個人的濃厚興趣,專業的管理谘詢公司就這樣扮演了一次策劃人的角色。

2000年10月底,長沙安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AMC)接受長沙秀龍公司的委托,全麵負責策劃和執行長沙秀龍第二屆湖南省農博會期間的所有活動策劃工作,由此拉開了為期二年與秀龍、秀龍生態米上市推廣的合作序幕。此時離第二屆農博會召開隻有十五天時間,而企業為這次農博會活動做宣傳的資金預算隻有八萬元人民幣。

2000年10月28日,安盛管理(AMC)“秀龍項目組”成員一行四人抵達秀龍公司,接著長沙秀龍的主要領導和市場人員開始了辛勤的“勞動”。由於時間及費用的限製,已無法開展大規模的專項市場調研,項目組成員隻能通過資料研讀、企業領導和相關人員的深度訪談、基地實地觀察、市場走訪、競品探究以及請教專家等手段來獲取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與依據。一連六天,項目組成員隻能睡三四個小時,白天要與企業人員了解相關情況,核定細節,走訪經銷商、零售終端、察看基地與工廠,了解競爭企業與競爭品牌;晚上要對資料進行總結研究、信息彙總,召開“頭腦風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