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暫時沒有被安排到專題研討會的大專家,就在舉行會義的酒店坐診,現場為患者接診,解除病痛。

這個接診,才是研討會的重頭戲,畢竟那些專題性的研究距離大眾太遠了,報告做得再多,再好,最後還得落實在療效上,否則就是空談。

宋玖:“對了,今年的會議稍微有些改變。為了擴大研討會在民眾間的影響,也為了宣傳中醫的療效,組辦方在接診環節安排了現場直播。”

“現場直播?病人同意嗎?”喬蘇不太喜歡這種形式,不是擔心自己的醫術不好會當眾出醜。而是擔心病人的隱私被暴露。

“你先看看這個。”宋玖搶過鼠標,翻出中醫協會的網頁給小喬看。

那裏正在火熱招幕各種療病的自願者病人。

自願者願意公開自己的病曆資料,接受研討會專家的免費治療。

能夠現場治的患者,就當場治。如果現場的專家不能治,或者不能立刻治好,那麼組委會有責任安排患者進入京城任何一家三甲醫院繼續治療。

有了這個承諾,報名的患者非常多。

要知道,高端醫療資源緊缺,京城的三甲醫院真的不好進。特別是那些從外地來京城看病的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現在隻要公開一下自己的病曆資料,不光能讓那麼多中醫專家免費治療。治不好,還能去自己理想的三甲醫院,找對口的西醫專家。

這差不多就是把國內最好的醫療資源擺在這裏給你挑了。

這可是副國級以上的領導人才有的待遇。

這種天上掉陷餅的好事上哪去找啊?

特別是幾種常見病,報名者把服務器都給擠暴了。

可是,時間有限,專家人數有限,能接的病人也有限。

然後,組委會隻得再改規則。

自願者在網上報名之後,再由組委會公開抽取名單。這就跟網上抽獎一樣,一切公開公正,不存在找托來演戲的事。

也因此,這一屆的中醫研討會,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火了。

就連喬蘇也不得不承認,能把原本隻在業界流傳的中醫研討會,變成一個全民參與的中醫推廣大會。這一屆的主辦人,是真的有用心了。

第二天早上,喬蘇剛到醫院,就收到了周初一親自送來的邀請函。

“喬醫生,早上好!”

周初一經過爺爺調教後,再次見到喬蘇時,心景完全不同了。他牢記爺爺的話,喬蘇是喬氏當家人,是能與自家爺爺比肩的人。所以,他對喬蘇的恭敬發自肺腑,一點也不突兀。

“早上好!”喬蘇略有察覺。隻是,她對別人的事向來不上心,自然不會去追究其變化的原因。她一如即往的溫婉一笑,同他點頭打招呼。

周初一雙手遞上兩份邀請函,恭敬的道:“我是奉命來送研討會邀請函的,爺爺說這是他組辦的最後一屆研討會了,請喬老和您務必前往為他壓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