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才略(1 / 1)

薳教擇楚國之令典。

梅本淩本黃本教並作敖。梅本注雲:「元作教,曹改。」

立齋按:左襄十二年:「蒍敖為宰。」薳音義同蒍,曹改是。

趙襄以文勝從饗。

梅本淩本黃本襄並作衰。梅本注雲:「元作襄曹改。」

立齋按:左僖廿三年傳:「偃不如衰之文也。」曹改是。

公孫翬善於辭令。

梅本淩本並同。黃本翬作揮。

立齋按:從揮是。左傳作揮。注雲:「字子羽。」又魯有公子翬,音同揮。

樂毅報書辨以義。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王校雲:「據徐雲,從當作而。」

立齋按:從而是。

賦孟春而選典誥。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孫詒讓雲:「選典誥當作進典誥。」

立齋按:孫說是,當據改。

議揠而賦清。

梅本淩本並同。黃本揠作愜。

立齋按:從愜是。

覆取精意。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範注雲:「覆當作核。」

立齋按:範注非。周禮冬官考工記注:「詳察曰覆。」集韻:「

覆,審也。」王校從範注據改非。

辭人最深。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梅本人下注雲:「疑誤。」範注雲:「人當作義。」

立齋按:人疑當作入。玉篇入進也。與下竭才以鑽旨合。人入形近易訛,範注非。

故知長於諷論。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徐雲:「論當作諭。」

立齋按:論字不誤。王校非。

能世厥風者矣。

梅本能作龍。注雲:「後漢書崔駰傳,讚雲:「崔為文宗,世禪雕龍。」淩本黃本並同作能。

立齋按:能龍並通,可兩存。

跡其為才也。

梅本淩本並同。黃本無也字。王校雲:「也據舊本補。」

立齋按:也字衍。此句與下句義屬一貫,王校非。

李充賦銘。

梅本淩本黃本充並作尤。梅本注雲:「元作充王改。」

立齋按:尤在和帝時,拜蘭台令吏,有函穀諸賦,梅本改是。

思洽登高。

梅本淩本黃本登並作識。

立齋按:從識是。

多俊才而不課學。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王校雲:「今從史通雜說下引,改俊作役。」

立齋按:從役是。

雄向以後。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王校據史通作向雄。

立齋按:王校改是。

仲宣溢才。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王校引徐雲:「溢才疑作清。」又雲:「疑作異。」

立齋按:溢才猶才溢也,溢字不誤。如王校疑作清作異,何不可疑作俊、作茂,作逸、雅、瑰……等字均可,將不勝其改矣。王校非。

稽康師心以遣論。

梅本遣下注雲:「疑作造」。淩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遣字不誤,字義為長。

左思立才。

梅本立作奇,淩本黃本並同。

立齋按:立奇並通,從立為長。

辭自和暢。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黃本注雲:「自疑作旨。」

立齋按:上稱敏給,承自字亦是,不煩改從。

士龍朗陳。

梅本淩本黃本陳並作練。梅本注雲:「元作陳,王青蓮改。」

立齋按:梅本是。

孟陽景福。

梅本淩本並同。黃本福作陽。梅本福下注有殿賦二字,王失校。

立齋按:張載字孟陽,弟協字景陽,黃改是。孟陽未聞有景福殿賦之作。

並杶幹之實才。

梅本淩本黃本杶並作楨。

立齋按:杶楨見禹貢,楨幹見費誓。杶為琴材也,並有所本,楊校非。

孫盛子實。

梅本子實作幹寶。注雲:「元作子實。」

立齋按:梅本是。

殷仲文之孤興。

梅本淩本黃本並同。黃注雲:「孤疑作秋。」楊校雲:「文選殷仲文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作秋字是。」

立齋按:上有獨有一辭,孤字不誤。

遺風藉甚。

梅本淩本黃本藉並作籍。楊校雲:張本作籍,按藉字非是。史記陸賈傳,名聲籍甚。此籍甚二字所而出也。」

立齋按:籍亦作藉,見廣韻。史記作蘊藉,漢書作溫籍,二字古通,並詳前說,楊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