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1 / 2)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護生應掌握健康評估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樹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從護理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麵熟練地進行綜合評估,結合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就評估對象對健康問題的反應作出護理診斷。

具體要求:

1. 運用問診和體格檢查的方法和技巧,收集健康史和心理社會資料,進行體格檢查並能識別常見體征。

2. 學會進行各種檢查前指導;學會實驗室檢查標本采集方法,初步判斷檢查結果的臨床意義。

3. 學會心電圖操作,初步識別正常心電圖與常見異常心電圖。

4. 了解影像檢查的基本原理,熟悉影像檢查的臨床應用和檢查前準備及護理,了解其結果的臨床意義。

5. 將收集到的資料歸納、整理、分析,提出護理診斷,並準確記錄入護理病曆。

6. 養成主動學習、勤學苦練、團結協作的學習態度,認真細致、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尊重、關愛病人的良好品德,熱愛護理專業,具有穩定的職業情感和態度。

(四) 健康評估的教學方法

1.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健康評估》課程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協作精神的培養。主張開展研究性學習、基於問題的學習等,使學生不僅能學到必備的專業知識,更能學會學習的方法,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手段

(1) 教學方法: 按照高職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心理,理論課教學中采用研究性教學、案例教學等方法。如將教師提供的自學提綱或病例為先導進行課前預習,激發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以精講、小組討論、答疑相結合。在某些內容學習前可先查閱相關資料,拓寬知識麵,增強對所學知識的全麵理解,培養評判性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變教師的“以教為主”為“以導為主”,實現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辯證統一。

健康評估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十分強調護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健康評估實踐教學過程主要分三期: 實驗室模擬練習階段、臨床見習階段、畢業實習階段。不同階段的實踐教學具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如實驗室模擬練習主要訓練問診、體格檢查基本技能、常見體征識別;臨床實習主要訓練問診、常見體征識別和心理、社會評估;畢業實習主要訓練健康評估技能的應用及護理病曆的書寫。在實驗室練習中可采用“示教練習回示教再練習考核”的五步訓練法。在問診及心理、社會評估訓練中,可采用現場情景教學、角色扮演等方法,有助於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還可開展課外興趣教學等形式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和補充課堂教學的內容。床邊教學是最理想的教學方法,應創造機會使學生多接觸臨床,提高實踐能力。有條件時在考核中可引入模擬病人和護理標準化病人,使學生進入臨床就能對服務對象進行評估。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護生應掌握健康評估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樹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從護理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麵熟練地進行綜合評估,結合實驗室及其他檢查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就評估對象對健康問題的反應作出護理診斷。

具體要求:

1. 運用問診和體格檢查的方法和技巧,收集健康史和心理社會資料,進行體格檢查並能識別常見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