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難曰:飲食勞倦則傷脾。又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腸澼為痔。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穀,主五味也。胃既傷,則飲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痞滿,兀兀欲吐而惡食,或為飧泄,或為腸澼,此胃傷脾亦傷明矣。大抵傷飲傷食,其治不同。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汗,利小便,以導其濕。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化,或損其穀,此最為妙也,重則方可吐下。今立數方,區分類析,以列於後。

五苓散治煩渴飲水過多,或水入即吐,心中淡淡,停濕在內,小便不利。

桂一兩茯苓豬苓白術以上各一兩五錢澤瀉二兩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服,不拘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

如瘀熱在裏,身發黃疸,濃煎茵陳湯調下,食前服之。

如疸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