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小腳老太太守望著老房子,守望著六一村,那麼,六一村這座鄉村堡壘,就不會成為逃避現實的形式和內容,就不會瞬時消逝,它有可驚、可喜的內涵和無限想象的色彩。鄉村小木匠的思想。
你們在六一村發現了一個“瘋子”。
這是你們在“六一村之旅”中的意外發現。而這個被人們稱為“瘋子”的人,正是你們尋找多日的知音。
他名叫徐傳後,是個鄉村小木匠。年輕時打過家俱,蓋過房子。“文革”時,他精心雕刻了一組“馬、恩、列、斯、毛”的木雕塑像,敬獻給“六一村革命委員會”。
那天,他是主動讓你們發現的。或者說,是他把你們邀請到他家中作客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他的“秘密”。
那叫什麼“秘密”呢?
你們看到,在他家的堂屋裏、房裏、樓上站列著六、七個“小腳木偶人”。
這些木偶人,披著黑頭發,穿著緊身衣,戴著耳環,打著口紅,昂首挺胸,與真人一般大小。如果不注意細看,就會把它們當作商店裏的“模特兒”。但細心的人,往下一瞅,看到“模特兒”的腳,竟然是一雙符合“標準”的“三寸金蓮”。
顯然,這是徐傳後的“大作”。他的“瘋名”就是因為“她們”而獲得的。
你們微微一驚。但立即意識到其中必有由頭。
你們與徐傳後之間的談話由此開始。
他說:我從小就生活在這個鄉村,看到許多纏足女人的悲慘場麵。有的,去挑水時,由於頭重腳輕而整個摔倒在地上。有的,到田間地頭勞動回來,小腳磨出了一串串的血泡,慘不忍睹。有的長期不能行走,癱瘓在家裏。我奶奶、母親、老嶽母都是纏足婦女。以前,我偶爾看到她們的肉腳,就特別惡心,吃不下飯。後來,她們一年一年地衰老了,去世了,走完了她們受盡體罰和侮辱的一生。我在為她們的靈魂祝福的同時,也折磨著自己。也就是我對她們的理解和同情,一直沒表露出來。窒息自己的同情心,不讓它活動起來,對於我來說,是可怕的,危險的。所以,我就琢磨著,要讓我奶奶、母親、嶽母她們活起來,而且活得美麗年輕。我於是用大桉樹把她們雕刻出來,放在家裏,作為曆史的見證。
你們聽了徐傳後的傾訴,理解了這個鄉村小木匠的瘋狂行為。的確,像他這樣的特殊身份,隻有對母性的美麗與淒慘的理解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生產如此細膩而豐富的同情心。這種同情心使他對“纏足文化”的無限涵義的嚴肅體察,更加警覺和深刻,更加富有責任感。十幾年來,他對六一村小腳老太太們的撫慰和接濟,已經逼近了他能力的極限。舉幾個例子:他把六一村小腳老太太的姓名、年齡、健康狀況等等,都熟記在心中,他像她們的“兒子”,對待母親一樣。他可以走上一天的山路,為她們采集幾片包腳的葉子。他可以把口袋裏僅有的十幾元錢,送給處於困窘狀態中的小腳老太太。他家已成了小腳老太太的真正樂園。有幾位小腳老太太幾乎每天都要來他家坐坐,找他聊聊。因為,隻有他最愛聽她們的故事。
有這樣一群小腳老太太守望著老房子,守望著六一村,那麼,六一村這座鄉村堡壘,就不會成為逃避現實的形式和內容,就不會瞬時消逝,它有可驚、可喜的內涵和無限想象的色彩。鄉村小木匠的思想。
你們在六一村發現了一個“瘋子”。
這是你們在“六一村之旅”中的意外發現。而這個被人們稱為“瘋子”的人,正是你們尋找多日的知音。
他名叫徐傳後,是個鄉村小木匠。年輕時打過家俱,蓋過房子。“文革”時,他精心雕刻了一組“馬、恩、列、斯、毛”的木雕塑像,敬獻給“六一村革命委員會”。
那天,他是主動讓你們發現的。或者說,是他把你們邀請到他家中作客的時候,你們發現了他的“秘密”。
那叫什麼“秘密”呢?
你們看到,在他家的堂屋裏、房裏、樓上站列著六、七個“小腳木偶人”。
這些木偶人,披著黑頭發,穿著緊身衣,戴著耳環,打著口紅,昂首挺胸,與真人一般大小。如果不注意細看,就會把它們當作商店裏的“模特兒”。但細心的人,往下一瞅,看到“模特兒”的腳,竟然是一雙符合“標準”的“三寸金蓮”。
顯然,這是徐傳後的“大作”。他的“瘋名”就是因為“她們”而獲得的。
你們微微一驚。但立即意識到其中必有由頭。
你們與徐傳後之間的談話由此開始。
他說:我從小就生活在這個鄉村,看到許多纏足女人的悲慘場麵。有的,去挑水時,由於頭重腳輕而整個摔倒在地上。有的,到田間地頭勞動回來,小腳磨出了一串串的血泡,慘不忍睹。有的長期不能行走,癱瘓在家裏。我奶奶、母親、老嶽母都是纏足婦女。以前,我偶爾看到她們的肉腳,就特別惡心,吃不下飯。後來,她們一年一年地衰老了,去世了,走完了她們受盡體罰和侮辱的一生。我在為她們的靈魂祝福的同時,也折磨著自己。也就是我對她們的理解和同情,一直沒表露出來。窒息自己的同情心,不讓它活動起來,對於我來說,是可怕的,危險的。所以,我就琢磨著,要讓我奶奶、母親、嶽母她們活起來,而且活得美麗年輕。我於是用大桉樹把她們雕刻出來,放在家裏,作為曆史的見證。
你們聽了徐傳後的傾訴,理解了這個鄉村小木匠的瘋狂行為。的確,像他這樣的特殊身份,隻有對母性的美麗與淒慘的理解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生產如此細膩而豐富的同情心。這種同情心使他對“纏足文化”的無限涵義的嚴肅體察,更加警覺和深刻,更加富有責任感。十幾年來,他對六一村小腳老太太們的撫慰和接濟,已經逼近了他能力的極限。舉幾個例子:他把六一村小腳老太太的姓名、年齡、健康狀況等等,都熟記在心中,他像她們的“兒子”,對待母親一樣。他可以走上一天的山路,為她們采集幾片包腳的葉子。他可以把口袋裏僅有的十幾元錢,送給處於困窘狀態中的小腳老太太。他家已成了小腳老太太的真正樂園。有幾位小腳老太太幾乎每天都要來他家坐坐,找他聊聊。因為,隻有他最愛聽她們的故事。
他對你們又說:越聽小腳老太太們的悲慘故事,越看她們日益衰老的身軀,我越想讓她們活得幸福、變得美麗,我更加孤獨地用我的雕刀,用最清晰最優美的刀法來雕刻她們的頭、臉、身軀、手和足,來表達我的感情,我幾乎不旁鶩他事。難怪有人視我為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