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於政治叢林(1 / 1)

生存於政治叢林

每天王健林都要拿出一定時間閱讀黨政報刊。

企業家如何在商業冒險中處理與政府、官員的關係,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在王健林身上也不例外。

《財富》記者惠特福德說:“初次來到中國,我想知道的是王健林究竟是否有向政府行賄的行為。”這樣的追問,王健林曾多次遭遇。

2012年9月8日,王健林出現在哈佛大學的演講台上。與他的朋友柳傳誌“不講政治”相比,王健林告訴在場聽眾,他處理官商關係的秘訣是“親近政府、遠離政治”。

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王健林對政治也傾注關心。

2008年,萬達集團將總部從大連搬至北京,位於大連市中心的萬達大廈大部分樓層已經賣給當地企業,隻保留了兩層:28樓萬達地產大連項目辦公區,以及13樓的萬達集團黨建基地。

基地“留守人員”於丹是13樓的黨建基地辦公區維護者。整層樓麵積有1300多平方米,共劃出4個3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陳列萬達集團過去20多年的曆史,尤其是各種黨政建設成果,包括數百張集團黨員培訓時的照片,以及王健林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

按照其他樓層賣出去的價格來算,這層樓大概價值近4000萬元。“你能想象到嗎?價值這麼多錢的一層樓隻是陳列了各種照片和政府發放的獎狀,說明董事長對黨政發展的重視。”於丹說。

在靠近北京的河北廊坊,集團總部之前投資7億元成立了專門的萬達學院,占地麵積300畝左右。這名負責人說,學員宿舍標準就達到三星級以上,每年培訓黨員和員工80萬人次,培訓內容包括政府政策解讀等方麵。“這種手筆全國沒有第二家”。

另一位已離職的萬達總部員工表示,這個基地很好地體現了王健林及萬達集團與政府間良好融洽的關係,“了解政策,緊緊跟隨黨的步伐,搞好政商關係,是萬達發展的基礎。”這名員工透露,王健林幾乎每天都要拿出一定時間閱讀黨政報刊,研究政策方針。

考慮到王健林的昔日經曆,很難確認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情。不過,在離開森林進入社會叢林之後,王健林始終得以高度的敏感對待與政府相關的事務。這將成為他在財富積累和企業發展之外必須麵對的最重要的考驗。林業工作者之子王健林離開森林後,仍然生活在一個新的叢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