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年初接受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的邀請撰寫本書到全書成稿,曆時近一年時間。當然,關於本書的內容,在此之前自已也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思考和理論上的準備。因為,本人總覺得中國今天的新農村建設作為二十一世紀初中國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的問題。正好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的需求和提供的資料,為從事這些問題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在此,謹向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及該中心主任孫君先生表示真誠的感謝!
本書作為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鄉村建設實踐的理論叢書之一,在寫作過程中受到了該中心同仁的很大幫助。尤其是該中心主任孫君先生與本人就本書的寫作進行多次的深度交流,為本書框架的完善和內容的豐富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設性的建議和指導。同時,在本書寫作過程中,也大量的參閱和引用了孫君先生的許多有關鄉村建設實踐方麵的實踐心得和研究成果,如《孫君日記》、《農道》和《五山模式》等作品以及相關文章。其中許多真知灼見成為本書的骨架和核心理論的支撐。因此,在這裏再次向孫君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另外,在本書寫作過程中,也吸收和借鑒了國內外一些與之相關的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學術理論,這裏也向這些學者和專家表示感謝!
雖然,作者曾試圖努力通過本書反映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十多年的鄉村建設實踐的過程,並較為全麵的提煉出他們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許多有價值的理念、觀點和實踐的方法。但因諸多因素的影響,本書對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十多年的鄉村建設實踐的曆程的敘述和總結也難免讓讀者有掛一漏萬的感覺,甚至錯誤也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廖星臣
2013年11月22日於洪湖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