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說我是在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烏托邦的世界’。我對自己的評價:在這個平台中我通過地球村同仁們的努力,有廖曉義和宋慶華二位女士的全力支持,成功地把垃圾分類在農村實施,並融人他們的生活。”而且北京“地球村”的實踐活動,也是促使孫君後來全身心投入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契機。“從1999年到2002年做‘地球村’項目,當時我是地球村在碓臼石村基地負責人。這一步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正是這一次際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使他從一個畫家變成了一個鄉村建設的實踐者。

第二階段是探索階段(2003—2008年)。在這一階段,“綠十字”先後在中國西部、中部和北部不斷地進行著各種不同類型的鄉村建設實踐的調研考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形成了“綠十字”鄉村建設的理論框架的雛形,而且還創立了具有品牌效應的“五山模式”,使“綠十字”鄉村建設方式,由最初的單方麵依靠社會資金向尋求與政府、農民、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合作,由政府購買“綠十字”鄉村建設理念轉型。

從2003年開始,北京“綠十字”巳先後在中國西部、中部、北部進行各種不同類型的鄉村規劃設計。對於這一過程,孫君在他的《2008:一步一步走來》一文中曾飽含深情地寫道:“到2006年,‘綠十字’用三年完成了五山模式,這個過程的走過,幾乎多少次我們都支撐不下去。……一句話就是艱難之路,漸漸地我們在過程中選擇了屬於自己的道路。關注鄉村建築,關注鄉村環保,關注鄉村人文環境,這是‘綠十字’從基金支持轉到政府購買服務的時期,這個過程的重要工作是‘綠十字’走出一條以新農村建設為特色的服務體係。”

在這一期間,“綠十字”先後完成了生態文化建設——“五山模式”、民族和諧——“默罕默德·王合”等有影響的鄉村建設實踐活動,受到了當地政府、農民和同行的認可。“同行認可‘綠十字’做項目紮實,持續,有成就、學者專家認為‘綠十字’做的項目有思想,有理論,有操作性,不是說而是做;政府認同的是‘綠十字’做的事農民歡迎。‘綠十字’能說服農民,能改變農民,地方政府覺得‘綠十字’很有方法,做事有時代性,是超越時代,從‘綠十字’那裏能學到很多理念。”正是五山、王台等地的鄉村建設實踐的成功,為“綠十字”後來鄉村建設實踐的規模化、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

第三階段是發展與成熟階段(2009—2011年)。在這一階段,“綠十字”由單一的親力親為的親身實踐探索向親身實踐與係統化培訓鄉村建設人才和模式的推廣、複製相結合綠十字鄉村建設方式轉型。“我把‘綠十字’十年的工作比作一棵大樹,前十年我們做的是基礎性工作,做的是‘根部’的事。”後十年“我們鄉村實踐需要理論”。“六年之路讓我們披荊斬棘,人才、管理、社會認知度等,存在太多的問題和困難,這種社會現象把民間組織逼到了角落,現在往往我們是無目標或隨意性較大,對專業性和本地性的要求不高,中國NGO一直走在非理性的感性之路上,組織的目標太大,想做的事太多,非官非民之間不能自主,農村的有些項目計劃很多都不可持續並且很難落地。我們的這些問題最好能進入評估體係之中,這樣對繼續推動‘綠十字’會更有力度。”亦如襄樊市(現襄陽市)襄城區副區長、“綠十字”在襄城區的鄉村建設實踐的重要推動者陳學斌所言:“‘綠十字’的理念與思想好是好,可是我們學不了,很難學,不能複製和推廣就沒有意義,價值就不大。”複製和推廣需要理論作支撐。所以,構建一套完整的鄉村建設理論,既是“綠十字”這一時期的重要工作,也是“綠十字”鄉村建設實踐邁向一個新的階段的重要標誌。

更多的人說我是在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烏托邦的世界’。我對自己的評價:在這個平台中我通過地球村同仁們的努力,有廖曉義和宋慶華二位女士的全力支持,成功地把垃圾分類在農村實施,並融人他們的生活。”而且北京“地球村”的實踐活動,也是促使孫君後來全身心投入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契機。“從1999年到2002年做‘地球村’項目,當時我是地球村在碓臼石村基地負責人。這一步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正是這一次際遇,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使他從一個畫家變成了一個鄉村建設的實踐者。

第二階段是探索階段(2003—2008年)。在這一階段,“綠十字”先後在中國西部、中部和北部不斷地進行著各種不同類型的鄉村建設實踐的調研考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形成了“綠十字”鄉村建設的理論框架的雛形,而且還創立了具有品牌效應的“五山模式”,使“綠十字”鄉村建設方式,由最初的單方麵依靠社會資金向尋求與政府、農民、企業和社會團體的合作,由政府購買“綠十字”鄉村建設理念轉型。

從2003年開始,北京“綠十字”巳先後在中國西部、中部、北部進行各種不同類型的鄉村規劃設計。對於這一過程,孫君在他的《2008:一步一步走來》一文中曾飽含深情地寫道:“到2006年,‘綠十字’用三年完成了五山模式,這個過程的走過,幾乎多少次我們都支撐不下去。……一句話就是艱難之路,漸漸地我們在過程中選擇了屬於自己的道路。關注鄉村建築,關注鄉村環保,關注鄉村人文環境,這是‘綠十字’從基金支持轉到政府購買服務的時期,這個過程的重要工作是‘綠十字’走出一條以新農村建設為特色的服務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