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五,嶽飛是文武雙全的奇才。嶽飛不僅武功蓋世,還是文壇巨將,詩詞散文均屬神筆傑作,收集到的有《嶽武穆集》。嶽飛才華橫溢,記憶驚人,諸葛亮的《出師表》他過目成誦,憑記憶信手抄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敬仰嶽飛,被嶽飛"盡忠報國"的事跡感動得垂淚,他搜集嶽飛的詩詞和墨寶,愛不釋手,並對嶽飛手書的《出師表》題詞:"純正不曲,書如其人",後又傳下聖旨,詔配"嶽飛宋太祖享位"、特封為"三界靖魔大帝",給嶽飛修廟宇,讓世人敬奉。此後嶽王廟遍布全國。嶽飛才智超群,氣貫長虹,《滿江紅》非他莫屬,毋庸質疑。
其六,嶽飛的《滿江紅》為何發現假以時日?嶽飛年少應募投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馳騁疆場,他在軍帳中揮毫抒發愛國情懷,可能由貼身衛士保存,或丟失散落,或嶽飛遇害後藏匿未敢麵世。中外曆代許多名篇巨著都是後人陸續發現的,例如《孫子兵法》.
嶽飛的偉大在於"精忠報國"(嶽母刺字為"盡忠報國",高宗皇帝賜旗為"精忠嶽飛"). 一方麵體現在他奮不顧身保家衛國,統帥的部隊軍紀嚴明,能征善戰,"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另一方麵體現在他那碧血丹心,忠憤交加,可昭天日的詞章中。《滿江紅·寫懷》是傑出的代表作,為後世廣為傳頌,成為國家危急存亡時刻激勵人們戰鬥意誌、召喚將士奮勇殺敵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國人民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者,幾乎家家戶戶都貼著嶽飛"還我河山"的題詞,全民高唱《滿江紅》,激發起高度的愛國抗日熱情。嶽飛誕辰900周年紀念大會上,朱仙鎮會場四周高懸頌揚嶽飛的標語中,有一巨幅錦標:"緬懷英雄高唱《滿江紅》,與時俱進《走進新時代》!"美籍華人、世界華商協會高級顧問文元衍先生,為交響詩大合唱《還我河山》組曲之一《滿江紅》譜寫的曲譜催人淚下。嶽飛的《滿江紅》,是不朽的愛國主義的正氣歌,是中華民族神聖不可侵犯的宣言書,不容偷天換日。
至於嶽飛"鎮壓農民起義"一事,且不談楊麼是一夥具有邪教幫派、趁國家危亡的生死時刻聚眾亂世之徒;在古今中外任何國家,對危及社會治安者,皆不能容。故勿需辯駁而自明。
研究曆史和曆史人物必須堅持唯物史觀,尊重史實,"沽名釣譽"者戒之!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首要是精忠報國,"數典忘祖"者斥之!新時代的昭示是建設現代化的強國,愛國熱情應化作振興中華的動力,"崇洋媚外"者責之!
(作者係嶽飛思想研究會高級顧問)
--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十二月,南宋朝廷與金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向金國割地、稱臣、進貢,高宗和秦檜令群臣上表祝賀,嶽飛又寫了《謝講和赦表》,傾泄對投降派鬱結的積憤,指出議和乃權宜之計,可獲一時平安,卻損害國家尊嚴("國暫安而解倒垂,猶之可也;顧長慮而尊中國,豈其然乎!" ),愧對抗金將士("口誦詔書,麵有慚於軍旅");對金人斷不可信,和平決不可保("蓋夷虜不情,而犬羊無信")。他發誓要收複燕雲等國土,定要金人跪拜稱臣("唾手燕雲,終欲複仇而報國;誓心天地,當令稽顙以稱藩!" )。此"賀表"實為"抗議奏章",表達了國民心聲,立即為坊間傳刻,人人爭相傳頌,高宗讀後悲恨不已,秦檜亦惱羞交加。高宗鑒於嶽飛係太尉(武官一品)手握兵權並為平息眾怒,加封嶽飛為開府儀同三司(文官一品),褒獎嶽飛"遠慮深謀,尚思有備而無患",並"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三百戶",進行籠絡。嶽飛則四次上書辭謝不受:"豈謂非常之典,遽及無功", "所有告命,臣不敢祗受"; "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可以訓兵飭士,謹備不虞,而不可行賞論功,取笑敵人。"嶽飛反對求和主戰的意見不被采納,便又兩次上奏《乞解軍務劄子》憤請解除軍職。這等為國家民族利益而犯上之舉,亙古罕有。果不出嶽飛所料,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兵撕毀和約,大舉南侵。
--在此國家危亡之時,嶽飛堅持北伐,由襄陽北上,連續取得潁昌、鄭州、洛陽、郾城大捷,乘勝追敵到東京(開封)西南的朱仙鎮,以步製騎,僅數百人的步兵采取砍馬腿戰術大敗十萬之眾的金騎兵,金兵元帥兀術感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嶽飛鼓勵部下:"直搗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正在嶽家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之際,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七月十七日,高宗皇帝一日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嶽飛班師回朝。嶽飛接十一道金牌召之不去,當時"朕"即國家,最終奉命回朝。他仰天歎息:"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嶽飛回到南宋首都臨安(杭州)後,雖被解除兵權,仍委以樞密副使,如果嶽飛順從"君"的旨意,屈服主和投降派,自然可保其父子性命,他卻再次抗旨,三次上書辭官,回到江西九江與家人團聚,惹怒朝廷。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南宋又與金國簽訂割地、定界、稱臣、進貢和約。嶽飛在國家危亡時先後四次從軍,漢奸秦檜和其老婆王氏為防嶽飛東山再起,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定的罪便是所謂"指斥乘輿(皇帝)、"謀反"和"抗旨". 這能說嶽飛是"愚忠"嗎?嶽飛在臨刑前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嶽飛冤死震驚中外,"聞者無不垂涕"。宋孝宗即位(公元1162年)即為嶽飛平反昭雪,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賜嶽飛諡號"武穆",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追封嶽飛為"鄂王".
嶽飛背叛朝廷,誓死抗敵,以命報國,"愚忠"的桂冠怎能戴在嶽飛的頭上?嶽飛是腐敗王朝的"叛逆",邪惡權勢的"鬥士"!
嶽飛英勇就義永垂青史,秦檜謀害忠良遺臭萬年,正反教材,指示著人生的坐標。
《滿江紅·寫懷》是否出自嶽飛之手?
這首膾炙人口、激情奔放的千古絕唱,是嶽飛思想的真實寫照和重要組成部分,激勵著億萬中華兒女保家衛國,其曲譜扣人心弦。毛澤東視若珍寶,備加推崇,多次揮筆手書,歡迎尼克鬆總統和做白內障手術時均播放《滿江紅》樂曲,激起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