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我不會告訴皇上的!”
“皇貴妃是什麼時候知道的?”蘇茉爾有些不解,這件事情做的極為隱秘啊。
“本來不知道,但這些日子靜下心來,仔細的回憶,慢慢地想通了。皇太後必然早已料到,皇上一意孤行,立哪孩子為‘皇太子’,必將為那孩子惹來殺生之禍,所以才讓嬤嬤想辦法把孩子換掉吧!”
“你說的不錯,”蘇茉爾做回床前,“皇太後一切早已料到,隻是未來的皇帝注定了不是四阿哥,皇太後這麼做也是逼不得已!”
“宛如明白皇太後的心思,宛如也不希望那個孩子在險惡的宮廷中長大,小小年紀就學會鉤心鬥角。皇太後這麼做,宛如也可以安心去了。”
“皇貴妃,您......”
“蘇嬤嬤,宛如的額娘就是在生下宛如之後不久過世的!宛如的外祖母亦是如此!宛如自然也不會例外!”
----------------------------------------------------------------------------------
《星夢緣之大玉兒傳奇》每天更新一章,更新最新情況將在群公告裏公布。
群號碼:77844702;敲門磚:大玉兒傳奇
自古紅顏多薄命(下)
順治這幾日日日往返於寺廟與紫禁城之間,天天為宛如祈福。
這天,當他疲累的回到紫禁城自己寢宮時,一眼就看見雙目紅腫的吳良輔跪在門口。一股不詳的預感升騰了上來。∫思∫兔∫在∫線∫閱∫讀∫
“怎麼了?”
“皇上,您快去看看皇貴妃娘娘吧!”
“宛如!”順治發了瘋似的衝進了儲秀宮。
屋子裏靜悄悄的,間或傳來一聲聲低低的抽泣聲。他慢慢地走進屋內,如同踩在刀尖上,每走一步腳步都是那樣的沉重!
宛如靜靜地躺在床上,聽到腳步聲,她費力地睜開眼睛,朝他微微一笑:“你回來啦!”就像一個妻子等待著歸家的丈夫之間的問候語。
“宛如,別離開我!”順治緊緊地握著她的手。
宛如輕輕搖搖頭,她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一切並非人力可以回天:“我……此心澄定,亦無苦楚,皇上……毋須掛念…...”她的嘴角隱隱透出一絲笑容,眼光變得迷茫,“我想……知道,一口氣上不來,往……往何處……安身?”
餘音未落,唇角笑容未散,眼中的神采卻漸漸散去,一滴清淚自她閉上的眼中緩緩滑落。
“宛如,宛如!”順治搖晃著她,撕心裂肺地哭喊著。但卻再也喚不回已經逝去的芳魂。
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卒,年僅二十二歲。
宛如死後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順治諭禮部:“皇貴妃董鄂氏於八月十九日薨逝,奉聖母皇太後諭旨:‘皇貴妃佐理內政有年,淑德彰聞,宮闈式化。倏爾薨逝,予心深為痛悼,宜追封為皇後,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諭,特用追封,加之諡號,諡曰‘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後’。其應行典禮,爾部詳察,速議具奏。”
同時,順治命令上至親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婦齊集哭臨,不哀者議處,引起了眾怒。
其後,順治欲將服侍宛如的太監、宮女30名全部賜死,稱“免得皇妃在其它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後被大玉兒一頓怒罵,勸阻了。
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宛如的梓宮從皇宮奉移到景山觀德殿暫安,抬梓宮的都是滿洲八旗二、三品大臣。這在有清一代,不僅皇貴妃喪事中絕無僅有,就是皇帝、皇後喪事中也未見過。
宛如的梓宮移到景山後,福臨為她舉辦了大規模的水陸道場,有108名僧人誦經。整天鐃鈸喧天,燒紙施食,香煙燎繞,紙灰飛揚,經聲不斷。在“三七”日(第二十一天),將宛如的屍體連同梓宮一同火化,由溪森秉炬舉火。火化後,將骨灰裝入“寶宮”(骨灰罐)。
清製:平時皇帝批奏章用朱筆,遇有國喪改用藍筆,過27天後,再用朱筆。而董鄂妃之喪,福臨用藍筆批奏章,從八月到十二月,竟長達4個月之久。
大玉兒明白,順治此種作為,不僅僅是因為痛失心愛之人,更是將數年來壓製在心底的不平,憤怒,委屈,不甘一股腦兒的借此機會發泄出來。
想他六歲登基,雖名為皇帝,但一切卻在多爾袞的壓迫之下,連婚姻都無法自主。好不容易親政了,所執的政見卻和其他皇親貴胄背道而馳,最後連自己的愛妃愛子都無法保全。他是在發泄,發泄那一股積壓在胸中多年的怨氣。
-----------------------------------------------------------------------
《星夢情緣之大玉兒傳奇》因為沒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