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鬼斧神工(1 / 2)

項羽,乃一代起義反秦而霸為王之梟雄。話說他當年滅秦立楚,蕩平四海,一統天下!號稱“西楚霸王”,顯赫一時,可謂無人能敵,而和他相交非淺的另一位人物,可以說對他成敗起非常重要的人物!卻在曆史上隻是輕描淡寫一揮而過,便不見其事跡。此人名喚桓楚,史書上稱為“吳中奇士”。其實他的真名並非叫桓楚。

那麼他到底姓甚名誰,為何在曆史上會銷聲匿跡,他與項羽又有何關係?他的廬山真麵究竟如何?要探其究竟,還得從秦皇贏政說起。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血雨腥風,動蕩不安的天下,揭開這個謎底!

自公元前二百三十年到二百二十一年間,秦王贏政率師先後踏平韓、趙、燕、魏、齊、楚六國,一統天下,定都鹹陽,自封為皇帝,史稱“秦始皇”。秦始皇登基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私欲,不惜勞民傷財,修長城,建阿房;命童男童女往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求仙人不死之藥,後數年未歸,音信全無。此話暫且不提,據說,他在繼王位第二年,便令天下能工巧匠聚集鹹陽,大興土木,建皇陵。

說到建皇陵。就須得能工巧匠,說到能工巧匠,就不得不說此人。此人姓魯,名騫,相傳他是魯班的後人。魯氏自創立以製木器為生之技藝,世代繼承祖業,傳至魯騫時,技藝已然達到登峰造極,爐火純青之境界,因此江湖上的人都送他一個外號:‘鬼斧神工’魯騫。

秦始皇得知此人後,命人四處尋訪,因此人素來神出鬼沒,飄忽不定,尋訪半載有餘,才得在泰山之峰尋得。魯騫得知當今陛下命他建皇陵,他實不肯答應,但皇命難違,隻能勉為其難,走馬上任。當時左丞相李斯為皇陵的正少府,而魯騫為從少府,(少府就是秦時專為皇室掌管山海地澤及手工業的總稱謂。)於由李斯為丞相,日理萬機,公務繁忙,雖名為正少府,但皇陵的總體設計卻由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從少府魯騫擔任。

就在魯騫建皇陵第九年,他莫名失蹤,且不單單隻有他一人,凡參與建皇陵者,大小人員皆無故失蹤……

就在魯騫失蹤的前一天晚上交給其長子一樣東西說:“此物乃皇陵建造圖,倘爹爹有什麼不測,你當藏好此物,待你兄弟幾人學會家傳的《神匠譜》裏麵的機關、數術,可憑此圖,開皇陵,裏麵的金銀財寶數之不盡,可供我魯氏家族不知能享受幾世幾代,亦不白亡爹爹命矣!”魯騫說完,已是泣不成聲。

“爹爹您這是怎麼啦,好端端的,為何說如此不祥之語,要知道您正當盛年啊!”長子驚愕道。

“俗話說的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魯騫說到此處,他頓了頓,好像要說些什麼,但想了想,還是沒說,最後隻道:“算了,休息去吧,讓爹爹好好躺會兒,去吧。”張騫一臉疲憊的說。“爹爹您沒事吧?”兒子看到父親滿臉倦容,又一次問道。“去吧,爹爹躺會兒就好!”

魯騫見長子有些木訥,難成大器,不由得暗自傷神道:“我魯騫此生生了十子,卻無一女,長子魯玉,今年二十四,娶了妻生了子,隻是太過平庸,沒能學會我魯騫的絕技;二子魯石,今二十有二,此子聰明過人,隻是從小體弱多病,一年到頭總是得病,身體弱的一陣風便能把他吹倒;三子魯杉,今年二十有一,聰明倒也聰明,隻是整日的遊手好閑,不務正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老四魯敏,十八,天生不愛說話,膽小懦弱,一遇到大事就沒了主心骨;老五,今十六,年紀尚幼,但卻悟性甚高,隻是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對祖業卻是退避三舍,不聞不問,他的名子叫魯轉,可是夫人和我都喚他‘書呆子’;老六,魯嘉十四,模樣倒是俊得很,隻是不愛繼承祖業,亦不想習文弄武,每每隻曉的惹事生非;老七,年方十二,倒是生的既可人,又聰慧,最要緊的是此子心最善,記得離府不遠處住著一戶很窮的人家,那家的孩子,總是受四鄰街坊的欺負,若是被他瞧見,便上前替那戶窮孩子擋架,沒想到那孩子竟和他成了朋友。祖業他也是頗感興趣的,隻是天生愛武刀弄戟,我也專門請了師傅教他……”

魯騫想到此,不由得一聲長歎道:“我有十子,唯有桓兒,最像我,我兒將來必成大器!”

說完他又想起下麵的幾個兒子來:“老八,魯肥,去年的了急症,走了;九兒,魯繼,才六歲,眼下還看不出個故而然來,十兒,魯昊,更小,才兩歲,知會喚:‘爹’和‘娘’,萬一我走了,他們該怎麼辦啊?”想到此,他不禁熱淚盈眶,悲從中來。

長子魯玉步出父親房門,琢磨父親方才所言,他想:“爹爹活的好好的,何故說出如此話來,莫非是爹爹喝醉了,說的是醉話,可也不像阿,罷了,罷了,不去想它了。”魯玉素來就是如此,他對想不透或是難做之事,便不再去想、去做,左右隨它去吧,反正有父親做主,便是天塌下來,也有父親頂著。於是他便早早回房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