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最光榮,為它歌為它狂都無妨(1 / 2)

這隻是中國人待酒的冰山一角,信手便能開出二角三角地帶。酒文化或文化酒,植入中國人的骨子裏血液裏,如果動用現代化的DNA技術測量,中國人基因裏,肯定留存酒基因的位置。酒在中國,喝在中國,已經是種濃厚的沿襲和傳承,自然要結出文化層麵的碩果來。

在我們的大中國,酒滲透到各個領地角落,幾乎無處不有無處不在。酒不分地域和民族,也許酒俗有異,也許酒風有別,也許酒情有變,但不異不別不變的是酒文化。東北人喝酒豪放義氣,杯子太小咱整大碗幹;河南人盡量自己少喝,卻三六九地勸客人多喝;廣東人看似“弱不禁酒”,有酒場合卻由著客人自己喝;山東人喝酒最講禮數,誰的酒量大誰沾光。要說河北滄州人喝酒,嘿,最實誠。若是勸客人喝二兩酒,自己起碼要喝下三兩酒。由於態度端正,往往為把客人喝好,自己必須先倒。

中國的酒文化,是五十六個民族酒文化的大集合,少數民族酒文化既有地域特色,更有民族特色,他們注重喝酒儀式,善於載歌載酒,用酒表達熱情奔放的性情。中國的酒文化是種普遍現象,可以有戒律,可以沒疆界,又能稱它為大家文化。

中國人喜歡酒愛喝酒,追求但不限於酒所帶來生理上的快感,更注重精神和文化層麵的東西。透過酒裏水與火的洗禮,去完成酒外土金木的大布局。所以呢,酒裏布滿乾坤很八卦,酒外協調聯動更精彩。想起那首歌,“外邊的世界很精彩,外邊的世界很無奈。”我低吟這首歌,假想自己喝了點酒再唱,雖然唱不出原唱齊秦的味道,但齊秦或許體會不到歌與酒的律動。看起來精彩和無奈不搭訕,置身酒文化裏,這其實再正常不過。

酒文化是很綜合的東方文化。酒裏洋溢著中華文明,酒文化是小小縮影;它可以掛靠政治,實現當政者某項意圖;酒又能助推文人的才思如泉湧,成就流傳千古的文藝篇章;酒是高附加值的商品,往往承擔經濟的支柱產業。佐酒菜肴有講究,就連酒瓶都可以收藏。酒被文化籠罩,誰敢說喝酒喝的不是文化。

美酒下肚又落地,文化自該升天了。

物以類聚,人以酒分,凡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酒。這裏想表達的意思,似乎透明卻又模糊,我邊寫邊梳理。從後往前解釋,中國人愛喝幾口,不客氣地說,走到哪裏喝到哪裏。在家裏喝,到外邊也喝;在本地喝,到外地還喝;在國內喝,到國外依然喝。喝是絕對的,相對的是喝什麼酒。雖然某些人固守著某品牌酒不放,走出去了也會入鄉隨俗,有酒喝足夠了。喝酒的人往往以酒型分群,酒就是群的載體。比如愛喝白酒者,自然找熱情豪放的白酒郎聚會;喜喝紅酒者,專找細品慢飲的雅士結幫;善喝啤酒者,肯定與喝紅酒者喝不到一塊。酒型辨人型,並不隻是酒精含量在作怪,其中包含了型酒文化的衝擊力。環境可以改變人們對酒型的選擇,改變不了喝酒的原動力。即便到了歐洲穿洋裝喝洋酒,中國人血液中流淌的仍然是中國酒文化。

這隻是中國人待酒的冰山一角,信手便能開出二角三角地帶。酒文化或文化酒,植入中國人的骨子裏血液裏,如果動用現代化的DNA技術測量,中國人基因裏,肯定留存酒基因的位置。酒在中國,喝在中國,已經是種濃厚的沿襲和傳承,自然要結出文化層麵的碩果來。

在我們的大中國,酒滲透到各個領地角落,幾乎無處不有無處不在。酒不分地域和民族,也許酒俗有異,也許酒風有別,也許酒情有變,但不異不別不變的是酒文化。東北人喝酒豪放義氣,杯子太小咱整大碗幹;河南人盡量自己少喝,卻三六九地勸客人多喝;廣東人看似“弱不禁酒”,有酒場合卻由著客人自己喝;山東人喝酒最講禮數,誰的酒量大誰沾光。要說河北滄州人喝酒,嘿,最實誠。若是勸客人喝二兩酒,自己起碼要喝下三兩酒。由於態度端正,往往為把客人喝好,自己必須先倒。

中國的酒文化,是五十六個民族酒文化的大集合,少數民族酒文化既有地域特色,更有民族特色,他們注重喝酒儀式,善於載歌載酒,用酒表達熱情奔放的性情。中國的酒文化是種普遍現象,可以有戒律,可以沒疆界,又能稱它為大家文化。

中國人喜歡酒愛喝酒,追求但不限於酒所帶來生理上的快感,更注重精神和文化層麵的東西。透過酒裏水與火的洗禮,去完成酒外土金木的大布局。所以呢,酒裏布滿乾坤很八卦,酒外協調聯動更精彩。想起那首歌,“外邊的世界很精彩,外邊的世界很無奈。”我低吟這首歌,假想自己喝了點酒再唱,雖然唱不出原唱齊秦的味道,但齊秦或許體會不到歌與酒的律動。看起來精彩和無奈不搭訕,置身酒文化裏,這其實再正常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