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世界大戰(1 / 3)

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奧匈帝國立即以之作為對塞爾維亞開戰的借口,於7月28日對塞宣戰。接著,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的各個成員國紛紛互相宣戰,以歐洲為主要戰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德軍迅速穿越比利時的領土,向法國本土挺進。當德國人的勝利似乎唾手可得時,協約國的軍隊卻在馬恩河會戰中大敗同盟國的軍隊,扭轉了戰局。

1914年8月,德軍同法、英軍隊在法國邊境展開激戰,雙方共投入350萬大軍。結果,協約國遭到了失敗,法軍和英軍被迫南撤。之後,英法聯軍撤過馬恩河,集結了精銳部隊,重新做了軍事部署。當時,德軍的第1、2集團軍為追擊英、法聯軍,而偏離了原定的進攻方向,貿然進入了法軍重兵集結的地區。

趁此機會,9月4日,法軍總司令霞飛下令反攻,雙方在寬達200公裏的馬恩河一帶展開了激戰。當時,德軍投入作戰兵力為68萬,英法聯軍卻投入了84萬軍隊,占有一定的優勢。後來,由於德軍第1、2集團軍之間出現了寬達50公裏的缺口,英法聯軍趁虛而入。德軍為避免被分割包圍,便於11日前全軍後撤,馬恩河會戰遂告結束。

在馬恩河會戰中,英法聯軍傷亡22萬多人,德軍傷亡25萬多人。這次會戰使德軍在西線速戰速決的戰略破產,總參謀長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職。從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戰爭轉入曠日持久的陣地戰。

後來,在1918年7月15日至8月4日之間,德國和法國又在馬恩河地區展開了一次大戰,而這次大戰仍以德軍的慘敗而告終。此後,西線從長期相持,轉為了德軍的節節敗退。

1916年,德國決定將作戰的重心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的主要目標,企圖通過一次大規模戰役,使法軍的力量消耗殆盡。凡爾登是法國東北部的一個小城市,法軍在此修築了大量軍事要塞,使之成為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

2月21日,德軍由威廉皇太子指揮,集中近9001、1大炮,輔之以飛機,向凡爾登馬斯河左岸的法軍陣地發起猛攻。麵對德軍的強大攻勢,法軍總司令霞飛迅速為凡爾登地區增派了援軍,並任命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組織法軍拚死抵抗,並得到了協約國軍隊的大力支持。

此後,雙方不斷增加兵力,反複衝殺,形成拉鋸戰。6月初,德軍20個師大舉發動第二次進攻,一直打到法軍最後一道防線,但始終未能突破。10至12月間,法軍在凡爾登調集重兵,開始反攻,奪回了大部分失地,使德軍的這次戰略進攻最終歸於失敗。

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奧匈帝國立即以之作為對塞爾維亞開戰的借口,於7月28日對塞宣戰。接著,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的各個成員國紛紛互相宣戰,以歐洲為主要戰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德軍迅速穿越比利時的領土,向法國本土挺進。當德國人的勝利似乎唾手可得時,協約國的軍隊卻在馬恩河會戰中大敗同盟國的軍隊,扭轉了戰局。

1914年8月,德軍同法、英軍隊在法國邊境展開激戰,雙方共投入350萬大軍。結果,協約國遭到了失敗,法軍和英軍被迫南撤。之後,英法聯軍撤過馬恩河,集結了精銳部隊,重新做了軍事部署。當時,德軍的第1、2集團軍為追擊英、法聯軍,而偏離了原定的進攻方向,貿然進入了法軍重兵集結的地區。

趁此機會,9月4日,法軍總司令霞飛下令反攻,雙方在寬達200公裏的馬恩河一帶展開了激戰。當時,德軍投入作戰兵力為68萬,英法聯軍卻投入了84萬軍隊,占有一定的優勢。後來,由於德軍第1、2集團軍之間出現了寬達50公裏的缺口,英法聯軍趁虛而入。德軍為避免被分割包圍,便於11日前全軍後撤,馬恩河會戰遂告結束。

在馬恩河會戰中,英法聯軍傷亡22萬多人,德軍傷亡25萬多人。這次會戰使德軍在西線速戰速決的戰略破產,總參謀長毛奇被德皇威廉二世撤職。從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戰爭轉入曠日持久的陣地戰。

後來,在1918年7月15日至8月4日之間,德國和法國又在馬恩河地區展開了一次大戰,而這次大戰仍以德軍的慘敗而告終。此後,西線從長期相持,轉為了德軍的節節敗退。

1916年,德國決定將作戰的重心再次轉向西線,力圖打敗法國。德軍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的主要目標,企圖通過一次大規模戰役,使法軍的力量消耗殆盡。凡爾登是法國東北部的一個小城市,法軍在此修築了大量軍事要塞,使之成為通往巴黎的強固據點和法軍陣線的樞紐。

2月21日,德軍由威廉皇太子指揮,集中近9001、1大炮,輔之以飛機,向凡爾登馬斯河左岸的法軍陣地發起猛攻。麵對德軍的強大攻勢,法軍總司令霞飛迅速為凡爾登地區增派了援軍,並任命貝當為凡爾登地區司令,組織法軍拚死抵抗,並得到了協約國軍隊的大力支持。

此後,雙方不斷增加兵力,反複衝殺,形成拉鋸戰。6月初,德軍20個師大舉發動第二次進攻,一直打到法軍最後一道防線,但始終未能突破。10至12月間,法軍在凡爾登調集重兵,開始反攻,奪回了大部分失地,使德軍的這次戰略進攻最終歸於失敗。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雙方參戰兵力眾多、傷亡極其慘重,其中,法軍損失50多萬人,德軍損失40多萬人,故此役有“絞肉機”、“屠宰場”和“地獄”之稱。凡爾登戰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國從此逐步走向了最後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