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書名:落照(完本) 作者:滴水沉舟

落照(完本)

剛出生時,年齡是按天計算的;童年時,年齡是按年計算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的年齡沒了單位,一不留神就踩到了青春歲月的尾巴上。

小時候,曾經為獲得了一朵小紅花高興的成宿不眠,也曾因丟失了一塊橡皮而覺得自己丟失了整個世界,因為那時的我們不知道憂愁是什麼。長大後,會因沒達到預期願望而患得患失,也會因為計劃受挫呼天喚地的以為全世界都拋棄了我們,因為現在的我們忘記了快樂是什麼。

小時候,我們憧憬著並在努力的長大,夢想長大後豐富多彩的生活;長大後,我們懷念著過去的單純與快樂,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作品簡介:自視才高的曾經陰差陽錯的來到一所不稱心的大學,開始了一段心潮澎湃的大學之旅。首先遇到了古靈精怪的死黨白光,花心的富二代室友何昊文。又機緣巧合和一個機靈漂亮的女孩穆婧彤邂逅。兩人一見鍾情卻各自澀於表達,一次偶然的機會,這層窗戶紙終於被捅破。兩人的戀情如火如荼的進行時,曾經所在學校校長的千金也是曾經的同窗好友付芝因為家庭變故邀請曾經喝酒,兩人大醉,徹夜未歸。穆婧彤本來對付芝就心存戒備,借機醋意大發,正在曾經極力辯解時,穆婧彤拋出曾經和付芝接吻的照片,曾經有口難辯。正在曾經心灰意冷的時候,又傳來死黨白光考試作弊將要被開除的消息,此時桃花運不斷的何昊文終於心有所向的女朋友卻是何昊文父親包養的二奶,穿著開襠褲一起長大的好朋友因為不堪學業的壓力突然跳樓身亡......曾經的世界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人生觀得到了巨大挑戰,價值觀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曾經該何去何從呢?曾經和穆婧彤的戀情將會走向何方呢?曾經和白光之間的友誼會不會發生變質呢?何昊文麵對這種痛苦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抉擇呢?

精彩書評(1)

風雨夕 2011-09-19發表[置頂][精華]支持[44]反對[0]

再品《落照》

《落照》的作者用一個特定的空間來展現一類人的生活狀況,先不說情節如何,我先說說文筆。作品有幾大特點,一是比喻手法用得嫻熟,作品中有大量的隱喻、戲仿、反諷、誇張等手法,還有輕淡的逗笑色彩,將大學生生活張揚得淋漓盡致。而且這些手法在作品中了無痕跡,你很難看出是怎麼嵌進去的,可見作者手法之高明。另外可以看得出,《落照》有對韓寒的繼承,由於韓寒走的是錢鍾書的路子,所以錢鍾書的風格在小說中或隱或顯,或間接或直接,表現方式不一,有犀利、機智、俏皮,能將世俗鞭撻、揶揄得無所遁形。二是流暢。流暢是一個作家的基本功,但是能將作品中的字句寫得短小精幹、不拖泥帶水者不多,目前我在此次大賽中還沒怎麼發現。風格即人格,文與其人,可見作者應該是一個文辭奧博、有思想、說話辦事利索之人。總的來說這種風格我很喜歡。三是物性體悟。小說是主觀的產物,風格就是主觀,是作家的主觀世界——包括世界觀、修養、性格、素質、閱曆、知識、趣味、情操等;但小說也是客觀的,因為風格的展現和形成風格的人不能脫離時代、民族、地區、社會的規定性,用王蒙的話說就是“一切模仿和借鑒,一切創造和升華,可以是對於作家所生活的客觀世界的突破,卻決不是、也不可能脫離客觀世界,相反,隻有把根子紮在客觀世界之中,才能開出絢麗奪目的主觀風格之花朵。”《落照》和那些純粹靠臆想、麵壁虛構的玄幻、穿越不同,他的文字是對生活體驗之後的提煉,直接來源於生活。很簡單的道理,作者如果沒有大學生生活的體驗,也就不可能寫出大學生的生活,至少不會那麼真實。    不過,這樣的作品往往也有個缺陷,這缺陷不是作者造成的,是先天的、從娘胎裏帶出來的。一個笨蛋到家的讀者也能看出來,由於圍繞著“青春”這個核心命題展開,創作不可避免地被“校園生活”所左右或主宰,並由此形成與之相關的一係列的價值判斷、表現形式是很窄的,加上近年來“校園小說”、“青春小說”達到了一種飽和狀態,使人眼花繚亂的同時又使人疲憊不堪,所以最後,這類小說給人的印象就是:由於缺乏人生或者生活更多的體驗,無論你玩什麼花招,最終還是缺乏重量;由於缺乏對人生其他方麵的體察和觀察,一些貌似真理的定義和概念也就失去了依托。所以經常看到的情況是:作者得個痄腮,整得比911還要轟動。不過,這絲毫不影響《落照》的價值。在很多參賽作品中,作者並沒有搞笑的天賦,也沒有捶煉文字的本事,卻要硬著來,所以最後的情況是:虛張聲勢代替了仗義執言,投機取巧代替了敏銳機智,就連批判也是批發人家的,現學現賣,不倫不類捉摸不定,最後就變成了一堆泡沫。實際上你應該向《落照》學習學習,如果實在學不來,那就老實的認真寫字吧,曹雪芹不會搞笑,也沒有什麼特別驚人的單句,一樣寫出了《紅樓夢》。平白的敘述和紮實的文字,在我看來有時候是最安全的。至少,你應該把文字、句子、段落整幹淨,把層次搞清晰,千萬別學那個被廣泛吹捧、點擊量驚人的什麼小說,病句、錯別字滿天飛,幾乎每一章節都有一到五處,邏輯錯誤就更不用提了,很難想像它是出自一個高級語文教師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