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位分,牙科疾病大致分為牙體病和牙周病。牙體病包括齲齒、牙髓病、根尖周病、非齲牙體硬組織病等;牙周病(牙周組織病)一般是指廣義的,泛指發生於牙周組織的各種病理情況,主要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狹義的牙周病僅指造成牙周支持組織破壞的牙周炎。
1. 加減腎氣丸
【組成】生熟地各10克,肉蓯蓉10克,懷山藥10克,山茱萸7克,茯苓7克,牡丹皮7克,鹽澤瀉5克,炙骨碎補10克,白蒺藜10克,鹽水炒肥知母5克,淨青鹽3克(分衝),鹽水炒熟附片2克,上肉桂1克(後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滋陰涵陽。
【治療】牙痛。
【來源】李聰甫.《李聰甫醫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
2. 石膏湯
【組成】生石膏18克(先煎),鮮生地12克,全瓜蔞15克,玉竹9克,鮮石斛9克,玄參心9克,龍膽草6克,知母9克,銀花12克,川牛膝9克,地骨皮9克,黃柏6克,蒲公英12克,荷葉1個,薄荷2.4克,紫雪丹0.9克(含化)。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涼血。
【治療】牙痛。症見牙齦腫痛,牽及麵部,口渴煩熱,脈大而數,兩關尤盛。
【來源】孔伯華.《孔伯華醫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3. 牙痛湯
【組成】升麻3克,葛根3克,生甘草1.5克,赤芍3克。水煎服,每日服2次。
【功效】清熱宣散消腫。
【治療】牙痛及牙齦腫脹等。
【來源】上海中醫研究所.《張讚臣臨床經驗選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
【按語】臨床運用時,若風盛加荊芥4.5克、防風4.5克、薄荷3克;火盛加黃芩、連翹各9克、丹皮6克、生地15克、牛蒡子9克;久痛不愈加柴胡2.4克、知母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