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的年輕女孩子,是這個時代的姣姣者,也是愛情運動中的主流人物。麵對快餐式的愛情,很多的人迷茫、猶豫且矛盾。因為,真愛難尋,假愛不屑。她們的年齡和心理,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可是一路打拚,一路尋覓,陰差陽錯就蹉跎下來,驀然間發現,比自己歲數大的歲數小的紛紛進了圍城,自己卻成了被剩下來的那一小撮人。於是她們有了一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剩女。傳統觀念中,都是條件不好的人才會被婚嫁所剩,而現在剩下來的卻是有條件、有能力、有追求的女孩子們。
她們是貌、能雙全卻適齡或者大齡未嫁的現代女性,青春的年齡,青春的相貌身材,青春的收入,青春的揮霍著青春。她們也是妖魔化的一類人,很多媒體評價這是一個“剩女”時代,說“剩女”成為當今一種時尚。
時不時尚不知道,不過站在青春的尾巴上,身上肩負著父母、事業、社會三座大山,偏偏又對單身的生活無法坦然,對婚姻既渴望又恐懼,這種內心的糾結,真的會是“無愛一身輕”嗎?比起已經坦然接受單身的“重量級”剩女,20幾歲的女孩子被稱作“輕剩女”,這種惶恐尤甚。她們隻能嘴硬,狂妄地叫囂,不結婚怎麼了?不將就不行嗎?我就苛求完美咋的?
不咋的,如果你能抵禦父母的疲勞轟炸,如果你能一直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如果你能堅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愛情一定會來臨。這份遙遠而篤定的期待可以帶給家人安心感,那麼你可以繼續將這份等待堅持到底。隻怕等不到愛情,很多人就一時疲憊,反而湊合著找一個人將就了一生。
與其如此,一開始簡單可能更好。生命是一款試用裝,開封後就得盡快使用,不能冷藏,每個人都是自己惟一的導師、生產者、質檢員及使用者,一切作為都隻能自負盈餘。
細究起來,不管什麼方麵,論相貌,論智慧,論收入,剩女們不輸給任何人,但她們愛人的能力和與異性相處的經驗無異是匱乏的。經典韓劇《達子的春天》中便有這樣一句台詞,一個人生活的時間太長了,所以懂得一個人生活的方法。但對兩個人生活的方法,我卻太笨拙了。
剩女之所以被剩下來無非幾個原因,緣分未到,自視過高,誌在騰達,情傷未愈,信心不足,享受單身。原因的前幾種都是無奈被“剩”的,而最後一種卻是把單身當成了享受。單身是會上癮的,一個人久了,久而久之會變成習慣。一個人久了,會懶得戀愛,朋友會越重要,會越來越喜歡聽歌,對愛情會越來越挑剔,會比以前更重視更愛父母,更重視親情,對所有的節日大多沒什麼期待,會覺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在租來的小公寓中,達子肆無忌憚的狂吃海吃,在床上坐沒坐相、蓬頭垢麵,打嗝甚至放屁。這是一個率直的女孩,她相信愛情,不過緣分一直到33歲才來臨而已。她說,雖然33歲,但是也沒有後悔過,為什麼沒能早點談戀愛,為什麼沒能早點找到不錯的男人,沒有那樣的後悔。至今為止一直努力地生活,那個就很滿足和值得了。就算沒有條件很好的愛人,也沒有不堂堂正正活著的理由。
有時候像達子一樣問問自己,麵對一路走來的青春年少,是不是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