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維逃跑之後,大禹的香火斷絕,所以商湯王封夏王室姒姓一支貴族於杞國,以奉祀宗廟祖先。
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對內減輕征斂,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從而擴展了統治區域,影響遠至黃河上遊,氐、羌部落都來納貢歸服,都說商湯是他們的君主。《詩·商頌·殷武》稱:“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氐羌前來朝拜。
bc1675年,夏桀憂憤病死在亭山,死前對人說:“我後悔當初沒有索性把湯殺死在夏台,以致使我落到這個下場。”此年依然大旱。湯下令禁弦歌舞,以示哀悼。&1t;i>&1t;/i>
bc1674年,湯下令鑄金幣(應為銅幣,金指金屬)。這是最早的使用銅幣的記載。
bc167o年,湯創作大濩樂。初次巡狩地方。定下進獻貢品的命令。
bc1668年,湯下令遷九鼎於都城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
bc1666年,湯病逝,稱王在位12年,葬於西亳。廟號商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
太丁--早死,雖列名,實未稱王。
太丁(生卒年不詳),也作大丁,姓子,名丁,一說名以跌,是中國商朝的位太子,是商朝開國君主湯之子。
關於太丁的卜辭甚多,因而有考古學家認為,他曾協助商王成湯主持軍事。
成湯有太丁、外丙、仲壬三子,太丁作為嫡長子被立為太子,甲骨文中有不少祭祀太丁的記載,因為太丁是商湯的長子,雖然沒有繼位,但仍然作為直係的先王之一納入殷人周祭當中,太丁的配偶妣戊也納入殷人的周祭。然而太丁卻先湯而死,未曾即位為王。不過仍有人把他列為商朝君主。&1t;i>&1t;/i>
《史記》“湯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為帝外丙。”據《史記》的記載太丁未及繼位便已去世,所以太丁之弟外丙繼位。
外丙,統治時間:bc1665--1664年。
bc1665年,成湯去世後,太丁的弟弟外丙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二任君主,以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為都。
外丙,子姓,名勝,一作卜丙,湯第二子。
外丙即位後,仲虺、伊尹二相繼續輔政,以寬治民。外丙尊商湯為“宗湯”,給予了隆重的祭祀。《禮記·祭法》說:“商人祖契而宗湯。”
僅執政兩年,即病逝,傳位其弟仲壬。外丙死後諡號為商哀王。商朝初期實行兄終弟及製,即由他們開始。&1t;i>&1t;/i>
仲壬,統治時間:bc1663--166o年。
仲壬,亦稱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子姓,名庸。
bc1663年,外丙的弟弟繼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三任君主,以西亳(河南洛陽偃師市)為都城。
仲壬繼位後,由伊尹輔政,基本上遵守湯製定的法製,朝政相對比較穩定,國家日益強盛。
在位年數4年後去世,兄太丁之子太甲繼位。仲壬死後諡號為商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