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郭廣昌:一個很激情、很煽動的“外星人”(1 / 2)

我現在出去演講也經常說“太極”,說馬雲跟我練的方式不一樣。他是注重於用嘴巴和思想練,但是我比較注重用身體練,可能因為他高度不一樣。這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太極本身是具有思想性的,是把一種太極思想和身體運動做結合。我一直有個說法,像佛教裏麵說的,修行佛教有兩種方式,一種叫“頓悟”,就像突然被敲了一下,或者突然感悟到什麼東西,就馬上成佛了;另一種叫“漸悟”,就像苦行僧一樣,慢慢地修行,可能一輩子還不夠,要好幾輩子、幾十輩子。

其實這兩種方法都對,關鍵是看你自己的悟性怎麼樣,可能我這種算悟性很愚笨的,所以我自認為隻能用漸悟的方式,從一點一滴、每個動作的準確性開始,哪怕顯得很僵硬,但是慢慢去積累。

馬雲的天性就像已經修行了好幾輩子了,所以他可以直接進入頓悟,一下子就天馬行空,可以雲裏霧裏。

說到底,方式不一樣,是因為根性不一樣,各有各的佛根,各有各的基礎。

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

每次外出活動的時候,基本上主持人和馬雲一對話,就開始有聽眾向馬雲問這問那,好像有馬雲在的地方,就沒其他人什麼事了。這種事情,應該不止我一個人遇到,包括俞敏洪、江南春,甚至柳傳誌,他們也都應該遇到過。當他們和馬雲在一起的時候,別人的目光和焦點好像總是聚焦在馬雲身上。

其實據我了解,馬雲也並不喜歡成為一個焦點,他其實也蠻累的。但是這種東西也並不是他的意誌所能轉移的,他已經到這個程度上,就一定會成為聚焦的焦點。他的影響力這麼大,還是因為他做這麼大的事,影響了那麼多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了業態,改變了整個中國的生態鏈。如果隻是因為他說得好或者長相問題的話,是不可能形成這樣一種聚焦的。

我覺得大家都像是運動員,總有明星運動員,也一定有一般的運動員。明星運動員都是因為他特別有智慧,同時也一定付出了一般運動員難以忍受的一些成長。不過大家也會惺惺相惜,比如足球運動員之間雖然相互競爭,但是一個真正好的運動員,一定不會輕易讓另一個運動員受傷,因為他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商業生態需要更多包容

很多人說,馬雲代表了一種正能量,其實我覺得,正能量、負能量在於一念之間。同樣一個事情,你現在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正能量,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它可能就變成了一種負能量。

比如像馬雲也是這樣,很多人靠馬雲激勵自己,覺得他是一個創業的神話,是正能量。但是如果你用非常高的道德去要求他,自己給他塑造了一個形象,把他塑造成一個神,一旦覺得他做的事情跟你原來想象的有點不一樣,這時候他就可能變成一種負能量了。所以還是那個比喻,大家都是運動員,大家都是在商業上進行競爭,那無論是企業家相互之間還是企業家和社會之間都需要更多的包容。

我現在出去演講也經常說“太極”,說馬雲跟我練的方式不一樣。他是注重於用嘴巴和思想練,但是我比較注重用身體練,可能因為他高度不一樣。這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太極本身是具有思想性的,是把一種太極思想和身體運動做結合。我一直有個說法,像佛教裏麵說的,修行佛教有兩種方式,一種叫“頓悟”,就像突然被敲了一下,或者突然感悟到什麼東西,就馬上成佛了;另一種叫“漸悟”,就像苦行僧一樣,慢慢地修行,可能一輩子還不夠,要好幾輩子、幾十輩子。

其實這兩種方法都對,關鍵是看你自己的悟性怎麼樣,可能我這種算悟性很愚笨的,所以我自認為隻能用漸悟的方式,從一點一滴、每個動作的準確性開始,哪怕顯得很僵硬,但是慢慢去積累。

馬雲的天性就像已經修行了好幾輩子了,所以他可以直接進入頓悟,一下子就天馬行空,可以雲裏霧裏。

說到底,方式不一樣,是因為根性不一樣,各有各的佛根,各有各的基礎。

每個人的活法不一樣

每次外出活動的時候,基本上主持人和馬雲一對話,就開始有聽眾向馬雲問這問那,好像有馬雲在的地方,就沒其他人什麼事了。這種事情,應該不止我一個人遇到,包括俞敏洪、江南春,甚至柳傳誌,他們也都應該遇到過。當他們和馬雲在一起的時候,別人的目光和焦點好像總是聚焦在馬雲身上。

其實據我了解,馬雲也並不喜歡成為一個焦點,他其實也蠻累的。但是這種東西也並不是他的意誌所能轉移的,他已經到這個程度上,就一定會成為聚焦的焦點。他的影響力這麼大,還是因為他做這麼大的事,影響了那麼多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了業態,改變了整個中國的生態鏈。如果隻是因為他說得好或者長相問題的話,是不可能形成這樣一種聚焦的。

我覺得大家都像是運動員,總有明星運動員,也一定有一般的運動員。明星運動員都是因為他特別有智慧,同時也一定付出了一般運動員難以忍受的一些成長。不過大家也會惺惺相惜,比如足球運動員之間雖然相互競爭,但是一個真正好的運動員,一定不會輕易讓另一個運動員受傷,因為他知道大家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