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悟

張某,女,15歲,學生。患者於10天前發熱,體溫在37.5~38℃,父母認為係感冒所致,給服感冒退熱衝劑、銀翹解毒片等無效,遂求治中醫。就診時頭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餘無明顯症狀,時正當夏令,我考慮為外感暑濕,以上方加製半夏10克,淡竹葉15克,陳皮15克,茯苓15克。4劑而愈。

偏方3 疏風止嗽湯

藥方組成

荊芥10克,薄荷6克(後下),光杏仁10克,廣橘紅6克,百部10克,炙甘草6克,紫菀15克,白前10克。

治療範圍

本方具有疏風解表,止咳化痰作用。常用於治療重傷風。頭痛身熱,惡風怕冷,鼻塞聲重,咽癢,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舌苔薄白或白滑,脈浮滑。

煎服方法

將上藥用水浸泡半小時後大火煮開,再小火煎煮20分鍾即為頭煎藥,再如法煎煮為二煎藥,將頭煎、二煎混合,將上藥分2~3次,飯後半小時溫熱服用。每日1劑。

機製分析

方中荊芥、薄荷疏風解表,紫菀、百部潤肺化痰止咳,白前、杏仁降氣化痰止咳,橘紅行氣化痰,炙甘草、薄荷利咽喉。該方常用於現代醫學的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等病症,本病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遷延而來或病毒、細菌直接感染而致,也可因物理、化學因素及過敏引起。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荊芥、薄荷、百部、甘草有抗病毒、抑菌作用,荊芥、薄荷還有解熱降溫作用,荊芥還能對抗氣管平滑肌收縮、抑製過敏反應;荊芥、薄荷、白前、紫菀、甘草有祛痰、鎮咳作用;百部、杏仁能抑製咳嗽反射、鬆弛支氣管痙攣。諸藥共同作用達到抗病毒、抑菌、解熱,鎮咳、祛痰,抗過敏等目的,所以可以治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等病症。

治療心悟

餘某,男,38歲,工人。20多天前不慎受寒,出現流涕,發熱,咳嗽等各種感冒症狀。愈後咳嗽不解,且逐漸加重,咳吐白色泡沫樣痰,胸憋悶,呼吸喘促,苔白微膩。我以上方治之。7劑後咳嗽時間明顯縮短,痰量見減,氣促好轉。繼進7劑,病愈。

偏方4 桑白皮湯

藥方組成

桑白皮15克,半夏10克,蘇子10克,杏仁10克,浙貝母10克,山梔10克,黃芩12克,黃連3克。

治療範圍

本方具有清熱瀉肺,化痰平喘作用。常用於治療肺經熱甚,喘嗽痰多,胸滿氣粗,煩躁,痰黃或白,稠黏難咳,尿黃赤,口渴欲飲,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

煎服方法

將上藥加生薑3片,用水浸泡半小時後大火煮開,再小火煎煮20分鍾即為頭煎藥,再如法煎煮為二煎藥,將頭煎、二煎混合,將上藥分次口服。每日1劑。

機製分析

方中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半夏、生薑燥濕化痰;蘇子、杏仁降氣化痰、止咳平喘;貝母清熱化痰;山梔子、黃芩、黃連清熱瀉火、燥濕。該方常用於現代醫學的慢性支氣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氣腫等病症。根據現代藥理研究:桑白皮有止咳、抑菌作用;半夏、浙貝母有明顯鎮咳、祛痰作用,浙貝母能調節支氣管平滑肌;杏仁能抑製呼吸中樞而鎮咳平喘,有抗炎、抑菌作用;梔子、黃芩、黃連有較廣泛的抑菌作用,黃連對炎症還有抑製作用,黃芩還能緩解氣管過敏性收縮、過敏性氣喘,且能增強免疫功能。諸藥共同作用達到抑菌、祛痰、鎮咳平喘及抗炎、抗過敏等目的,可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等病症。

治療心悟

張某,女,15歲,學生。患者於10天前發熱,體溫在37.5~38℃,父母認為係感冒所致,給服感冒退熱衝劑、銀翹解毒片等無效,遂求治中醫。就診時頭痛,四肢困重,食欲不振,餘無明顯症狀,時正當夏令,我考慮為外感暑濕,以上方加製半夏10克,淡竹葉15克,陳皮15克,茯苓15克。4劑而愈。

偏方3 疏風止嗽湯

藥方組成

荊芥10克,薄荷6克(後下),光杏仁10克,廣橘紅6克,百部10克,炙甘草6克,紫菀15克,白前10克。

治療範圍

本方具有疏風解表,止咳化痰作用。常用於治療重傷風。頭痛身熱,惡風怕冷,鼻塞聲重,咽癢,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舌苔薄白或白滑,脈浮滑。

煎服方法

將上藥用水浸泡半小時後大火煮開,再小火煎煮20分鍾即為頭煎藥,再如法煎煮為二煎藥,將頭煎、二煎混合,將上藥分2~3次,飯後半小時溫熱服用。每日1劑。

機製分析

方中荊芥、薄荷疏風解表,紫菀、百部潤肺化痰止咳,白前、杏仁降氣化痰止咳,橘紅行氣化痰,炙甘草、薄荷利咽喉。該方常用於現代醫學的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等病症,本病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遷延而來或病毒、細菌直接感染而致,也可因物理、化學因素及過敏引起。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荊芥、薄荷、百部、甘草有抗病毒、抑菌作用,荊芥、薄荷還有解熱降溫作用,荊芥還能對抗氣管平滑肌收縮、抑製過敏反應;荊芥、薄荷、白前、紫菀、甘草有祛痰、鎮咳作用;百部、杏仁能抑製咳嗽反射、鬆弛支氣管痙攣。諸藥共同作用達到抗病毒、抑菌、解熱,鎮咳、祛痰,抗過敏等目的,所以可以治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等病症。